首页 > 工作计划

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作总结

时间:2024-09-20 22:18:28
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作总结(全文共3746字)

今年以来,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保护区以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和《陕西省秦岭保护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大投入,强化管理,依法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维护了保护区资源安全。

一、强化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保护意识。一是充分利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科技之春三下乡”等重大宣传节日和活动,采取发放宣传彩页、制作宣传版面、悬挂标语横幅等形式在保护区周边社区集中宣传《环境保护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及《自然保护区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二是利用下乡检查、工作调研等机会,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调查、入户讲解等形式,向群众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三是在执法检查活动中,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张贴《保护野生动物倡议书》、与餐饮饭店、农家乐签订《保护野生动物承诺书》等形式,进一步强化野生动物保护宣传力度。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保护区周边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增强,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自觉性不断提高,为保护区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专项行动开展后,我县高度重视,专项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在重点区域、进山入口设立检查站点45个,开展巡山检查9594人次、清山查套1210次、市场检查127次,规范养殖场所34处。设立7个固定联合检查站,检查过往车辆6045辆次。广泛发动宣传教育,累计发送手机短信5.5万条,发放宣传资料5.6万份、倡议书2.5万份、野生动物保护名录宣传牌2.6万份,设立户外宣传牌271面。健全长效保护机制,“野生动物保护联席会议、宣传教育、巡查排查、举报奖励、考核奖惩”等10项工作制度。结合公安系统“雪亮工程”,在重要村口、路口、山口安装视频监控85个,人脸识别装置2套,安装电子围栏27处,充分发挥交通监控、治安监控作用,全面提升打、防、管、控能力。重拳出击高压震慑。建立重奖举报制度,对群众举报线索,根据价值给予2000到1万元的奖励,价值特别重大的最高给予10万元奖励。现已查实群众举报案件3起,兑现奖励1.5万元。组织公安、林业、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开展大范围联合执法,持续保持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目前,全县共查缴各类非法猎捕工具128件,查办案件10起,形成了强大震慑。

三、开展“绿盾2019”专项行动,强化保护区监督管理职责。根据省、市“绿盾2019”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工作方案要求,开展了牛尾河自然保护区“绿盾2019”强化监督工作,对“绿盾2017、2018”卫星遥感监测反馈的问题进行了“回头看”,进一步巩固整改成果;对“绿盾2019”卫星遥感监测反馈的6处人类活动变化现象进行了实地核查。通过核实牛尾河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内没有违法建设项目和人为活动,试验区内没有未批先建、批件不符的项目,保护区内没有矿产资源开发、旅游开发等生产经营性活动。

四、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高保护管理水平。今年,我们投资70万元,完成了保护区勘界测绘项目,实施了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开展了保护区科研监测项目。全年派出工作人员参加各类业务培训5次,参加了秦岭论坛2次。通过项目实施和参加业务培训,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保护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五、取得的成效

一年来,通过一系列保护管理措施的实施,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取得了一定的保护成效。

一是全民生态保护意识增强。通过不断加强能力建设,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使保护区管理能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保护理念、保护野生动物的自觉性不断增强,为保护区建设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野生动植物生境得到了改善。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使太白山、周至、佛坪、长青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及毗邻的黄柏塬、桑园、板桥等自然保护区连成一片,进一步扩大了野生动物的栖息空间,有效改善了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对大熊猫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和种群繁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是生态资源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严格的执法管理,有效的保护了保护区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和生态安全,使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生存环境得到更加有效地保护,保证了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一年来,保护区内未发生过森林火灾、疫源疫病、破坏生态资源违法行为,没有矿山开发、工程建设等人为影响活动,原生态资源保护良好。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保护区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保护区自建立以来,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等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保护站点设置和办公场所建设已经完成。但是由于保护区建立时间较短,积累少、底子薄,完成保护任务所需的设施建设仍显不足,特别是在科研监测和宣传教育方面设施设备严重不足,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很多工作滞后,甚至难以开展。另外,界碑、界桩、功能区划碑等也因初建时资金、人员、技术等条件有限,存在设置不合理、不完善和损坏严重等问题,需要重新设置。多处巡护步道,特别是木桥因水毁、滑坡等自然因素破坏,通行困难,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需要维修;同时,部分人类活动增加区域与大熊猫分布核心区之间的缓冲地带需开展红外相机、远程摄像等监控工作,加大保护管理力度。

二是工作经费和建设资金不足,严重制约保护区持续发展。保护区自建立以来,中省市县各级财政对保护区投入资金有限。在建设资金方面,各级财政也没有将保护区的基础建设、科研监测、人员培训、社区共管、执法宣传、日常巡护等方面的经费列入预算。由于经费不足和建设资金短缺,严重制约了保护区持续发展。

三是保护区工作人员不足,技术力量匮乏。目前,保护区与动管站正式编制人员仅为14名。由于人员不足,保护区临时聘用了7名护林员协助开展工作,其工资由天保经费承担。在14名正式工作人员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员比例较低,在临时聘用的7名护林员中,文化程度均在高中及以下。同时,在工作人员中,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寥寥无几。由于工作人员不足,技术力量匮乏,远远不能满足和适应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

四是科研监测能力亟待加强。2019年实施了牛尾河保护区科研监测项目。该项目在选取的11条监测样线共计布设红外相机40台,对保护区范围内大熊猫及其伴生动物进行24小时的监测。今年,通过2次数据采集获得了大量的大熊猫及其伴生动物珍贵视频资料,并形成了牛尾河保护区大熊猫及其伴生生物监测报告。但由于人员和编制的限制,目前,保护区没有一支科研监测队伍,除省厅安排的样线监测任务外,未能开展大熊猫、伴生动物、干扰植被以及气象、水文等环境监测工作,不能及时和较全面的获得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信息,以及开展有效管护决策。

六是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保护区范围内的公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拟建的太洋公路省道建设和老县城至黄柏塬道路,将会加剧大熊猫栖息地破碎化程度。同时,旅游活动带来的人为干扰也在增强,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

七是栖息地保护与恢复建设滞后, 潜在栖息地未得到有效保护。由于资金缺乏,栖息地保护与恢复建设滞后,野生大熊猫栖息范围在逐步扩大,特别是在“三调”时未发现大熊猫的太白河、王家塄两镇在“四调”时发现有大熊猫活动,加之保护区外围开矿、旅游、水电等经济开发活动频繁,潜在栖息地未受到重视,未列入保护规划,未得到有效保护,存在潜在栖息地面积减少、遭到破坏的危险,严重影响了大熊猫的活动与群体间交流。

七、下一步工作重点

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认识不到位,机构不健全、投入严重不足,加之,我们自身管理工作比较薄弱,针对这些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扎实做好保护区各项工作: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大熊猫保护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一是认真学习、领会全国大熊猫保护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大熊猫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坚定大熊猫保护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二是深刻认识当前大熊猫保护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结合实际,分析问题,查找不足,研究制订新一轮大熊猫保护工作措施。三是积极协调财政、发改等相关部门,争取对大熊猫保护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在人员编制、经费预算、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更大更有力的支持。

(二)、加强合作,强化大熊猫栖息地保护与恢复力度。一是依法保护,严守生态红线。认真贯彻落实《自然保护区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积极法律法规宣传、执法检查、日常巡护监测等各项工作,严厉打击破坏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各类违法行为。对重大项目建设、经济发展活动事前介入,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查制度,强化监督检查,不断提高大熊猫栖息地保护率,为扩大大熊猫种群提供良好生境保障。二是加强协作,积极参与保护联盟联合机制。进一步加强保护区之间的协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会议,联合开展科研监测、森林防火、执法行动、宣传教育、社区共建等工作,不断提升大熊猫管理水平和保护成效。三是加强野生动物疫病疫源监测工作。加强对野生动物,特别是大熊猫栖息地和潜在栖息地及其周边家畜、家养动物进行监测防控,确保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安全。

(三)、加强宣传教育,形成社区共管机制。一是采取集中宣传、入户走访、组织宣讲等各种形式和手段,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保护大熊猫的重要性,提高全民保护意识。二是聘请社区威望较高的群众为兼职管护人员,给予一定的劳动报酬,充实管护队伍。三是积极为社区农民争取支农项目和资金,引导群众发展种植、养殖、农家乐等产业,政府在融资方面予以贴息扶持,并每年给予资金扶持奖励,以产业增加农民收入,逐渐摆脱群众对自然资源的依赖,减少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从根本上解决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四是加大政府投入,改善社区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逐步形成共赢共管机制,不断推动大熊猫保护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四)、积极配合省林业局,全力做好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根据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和省林业局部署安排,我省要在2020年底完成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改革试点工作。2020年,保护区将全力配合省林业局完成各项试点改革工作。

陕西省太白县牛尾河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县野生动物保护站)

2019年12月30日

《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工作总结(全文共3746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