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计划

财务管理新原则(精选多篇)

时间:2024-09-28 16:36:49
财务管理新原则(精选多篇)(全文共5251字)

第一篇:财务管理新原则

适度宽松”,决不是鼓励浪费企业的财务资源,而是指在财务管理和财务控制过程中,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考虑弹性化的管理方法,并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度满足企业员工或部门在费用开支上的需求在财务管理理论涉及财务控制的内容中,一般强调企业的财务控制应该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一致或相适应,强调预算管理对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极端重要性,强调预算管理对企业内部各个方面行为的制约作用等。一句话,预算管理更多地是强调其控制作用。

但是,不应忘记的是,任何企业都是由人组成的经济实体。而人的潜能的发挥,又与环境密切相关。过多强调控制的组织里是很难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

因此,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有必要提倡一种新的财务管理原则:适度宽松原则。

适度宽松原则的内涵

我们这里所说的“适度宽松”,决不是鼓励浪费企业的财务资源,而是指在财务管理和财务控制过程中,应该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考虑弹性化的管理方法,并在一定的条件下,适度满足企业员工或部门在费用开支上的需求。

实施适度宽松原则的必要性

(一)过于“抠门”的财务管理手段会使企业的员工心理压力加大、失去对企业的忠诚、破坏企业已有的和谐气氛。

过于“抠门”的财务管理手段在预算管理方面的突出特点是:企业通过制定严格的费用开支标准来达到控制费用支出、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账面业绩的目的。简言之,就是通过“抠门”的财务管理办法实施成本费用控制。

在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中,“抠门”的财务管理办法还有很多表现:不准打私人电话;不同职级的员工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执行等级森严的住宿开支标准;部分中外合资企业对中外员工采用极为悬殊的差别薪酬计划、极力压低中国本土员工待遇;降低普通员工的工作设施配备水平,使其在完成工作的过程中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时间和体力,等等。

应该说,企业有充分的理由实施上述“抠门”的财务管理办法。而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企业的财务业绩会因实施上述财务管理方法而得到改善。但是,这只是一种静态的、一厢情愿的、想当然的思维方式。殊不知,这种“抠门”的财务管理方法有可能对企业人文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首先,会导致员工认为企业对自己时间和尊严的不尊重,从而会严重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第二,会导致企业的其他部门与财务管理部门的对抗或者抵触心理,从而会严重影响企业内部不同职能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协作。第三,会导致员工在较大的心理压力条件下,失去对企业的忠诚,工作积极性大大降低,工作质量下降,浪费提高,等等。在上述多种因素制约下,企业的财务业绩不但不会提高,还有可能恶化。

这就是说,在很多情况下,过于“抠门”的财务管理办法得不偿失。

(二)不存在“惟一正确”的财务管理手段,任何财务管理手段的实施,都要考虑企业环境的因素和人的因素,都要考虑企业的发展目标。

必须明白:在企业内部,不仅仅只有财务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工作者在维护企业的利益,其他部门在正常情况下都是在维护企业的利益。而企业整体利益的维护与提高一定是各个部门协调运作的结果:企业的成功,绝不能简单地归于财务管理部门的成功,或者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成功,或者营销部门的成功,而是在成功面前,人人有功。

我发现,不在少数的财务管理部门和财务管理工作者经常习惯于在事后说“这不行”,而不习惯于在事前说“应该怎么才能行”。这是一种“执法者”、“监督者”或者“控制者”的天然心态。我认为,这种心态必须改变。

仔细思考和总结一下,在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和企业管理实践中所做的众多决策里面,有多少属于“惟一正确”、“不这样不行”的决策?我们会发现,原来真正属于“惟一正确”、“不这样不行”的决策还真不多,大多数决策反而属于“既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的情形。本来就该如此:即使是每个人自身所做的决策,都可能是不同想法“博弈”的结果,何况有众多站在不同立场的人所参加的活动的决策呢?

适度宽松原则在企业财务管理实践中的体现

在我国的财务管理实践中,实际上很多方面已经体现了适度宽松的管理原则,其中,很多企业对其职能部门费用预算的编制,就已经体现了适度宽松的原则。

我们都知道,对企业职能部门费用预算的编制,既可以采用增量预算方法,又可以采用零基预算方法。增量预算方法的基本思路是承认企业有关部门过去发生的支出是合理的,一般重点考虑预算期对财务资源的增量需求,其预算安排采用“存量加增量”的思维模式。而零基预算则只考虑有关部门对财务资源的需求,只对必要的需求安排财务预算,其预算安排采用“只考虑未来需求,不考虑历史惯性”的思维模式。显然,从严格的预算管理角度来说,零基预算是一个较为理想的管理方法,它应该在新设立的企业或者部门中实施。但是,在一个已经形成既定的费用支出规模和结构的企业中,可能实施增量预算、基本上满足有关部门的费用的开支需求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这种管理方式,既有利于调动有关部门的积极性,也有利于维持企业已有的人际关系氛围。否则,如果不管企业的具体情况,采用零基预算管理方法,将极有可能使得企业的有关部门采取消极对抗或者抵触情绪,从而抵消掉因为采用零基预算所带来的财务利益。

合理运用适度宽松的管理原则,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财务管理部门必须让其他相关部门明白:对有关费用开支不采用刚性的管理手段,并不是财务部门“傻”到不知道去控制某些费用的程度,而是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后所采用的人性化的管理手段。对那些明显的不合理开支、损害企业整体利益的支出要坚决抵制,不能予以满足。绝不能让有关部门和人员在享受到“适度宽松”管理方法的同时,在背后“偷着乐”,并嘲笑财务管理部门“傻”。

因此,合理运用适度宽松的管理原则,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就要求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在费用控制与人气的提升、费用控制与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费用控制与企业预算期财务目标的实现、费用控制与企业长期发展目标的实现、费用控制与企业人文环境的维持等方面寻求平衡,表现出智慧。我相信绝大多数企业财务部门的管理者有这样的智慧。

第二篇: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

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系统原则

企业是一个由人、财、物和信息等要素组成的有机系统。企业领导者在组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时,必须从整体效益出发,在系统、要素、环境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中,揭示系统性质和运动规律,从而获得整体的、全面的最佳效果。

二、能级原则

企业管理系统中的组织机构、管理人员具有不同的能量。对他们按能量大小排列、即建立一个管理的管理能级,形成一种良好的管理秩序,使管理得以有规律的运动,以获得最佳率。

三、弹性原则

为了及时适应各种可能发生的变化,企业管理必须要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有效的实行动态管理,弹性管理分为整体弹性和局部弹性是指在管理环节上所具有的弹性。

四、动力原则

管理动力分为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两类。物质动力就是以工资、奖金、股息、红利及生活福利等物质刺激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精神动力是通过信仰、荣誉、企业精神、民主管理、思想政治工作等来提高员工的自豪感、成就感,培养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满足员工的精神需要。

五、效益原则

管理活动能否取得效益,取决两个因素,即目标和效率。目标决定效率的性质(正负)和大小;效率是决定效益的大小。目标正确,效率越高,效益越好;如果目标错误,效率越高,负效益就越大。

第三篇:财务管理原则

最佳答案 财务管理原则

一、收益、风险适当均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活动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从理财主体角度分析,主要有市场风险和企业特别风险。市场风险是所有企业共同面临的风险,特别风险是个别企业特有的风险,即因生产经营方面的不确定性和举债经营的不确定性从而造成企业预期财务成果的不确定性。但企业要想取得收益,就不能回避风险,风险中包含了收益。收益风险均衡,就是要求企业对每一项具体的财务活动全面分析其收益性和安全性,按照风险和收益适当均衡的要求制定方案,趋利避害,力争做到既降低风险,又能取得较高的收益。

二、正确协调利益关系

企业在组织实施财务管理中应兼顾和协调好债权人和债务人、所有者和经营者、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和受资者的各种利益关系。(1)债权、债务关系协调。企业的债权人主要有本企业债券的持有人、贷款机构、商业信用提供者、其他提供给企业资金的单位和个人。企业要按照约定的期限、利率向债权人支付利息,债务到期时,要合理调度资金,及时归还债权人本金。同样企业资金借出后,有权要求其债务人按约定的条件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2)所有者和经营者关系协调。企业财务目标直接反映的是所有者的利益,与企业经营者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对所有者来讲,他所放弃的利益也就是经营者所得利益。这种被放弃的利益叫做所有者支付给经营者的享受成本。此时问题的关键不是享受成本的多少,而是在增加享受成本的同时,是否更多地提高企业的价值,即所有者的权益。因而经营者和所有者的主要矛盾就是经营者希望在提高企业价值的同时,能更多地增加享受成本,而所有者总希望以较小的成本支出带来更高的企业价值。为解决这一矛盾,经营者必须按照所有者真正的利益经营和管理,同时企业也应建立相应有效的保证机制,在有效保证经营者真正利益前提下,要求其对企业进行高效的经营。西方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诸如“绩效股”、“股票选择权”、“奖金”等奖励企业有功之臣的激励方式,有效地解决了这一矛盾。我国企业对其经营人员、财务人员缺乏利益刺激,长期对其经营人员只是要求奉献,无法保证其应有的利益。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已明确提出对企业经理人员实行“股票期权”激励方式,它对企业财务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对企业整体运营效率的改善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3)与投资者、受资者关系协调。所有者要按照投资合同、协议、章程的约定履行出资义务以便及时形成企业的资本,企业利用资本进行营运实现利润后,应按出资比例或合同、章程的规定,向其所有者支付报酬。同样,企业向其他单位投资应按约定履行出资义务,并依据其出资份额参与受资者的经营管理和利润分配。企业与投资者、受资者的关系,是投资同分享投资利益的关系,企业应该站在维护投资方和受资方各自合法利益的立场上正确处理这些关系。

三、货币时间价值观念

将货币时间价值运用在资金筹集、运用和分配方面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搞好融资、投资、分配决策的有效保证。资金时间价值以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和借贷关系的普遍存在为前提条件或存在基础,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经济范畴,是财务管理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运用货币时间价值观念要把投资项目未来的成本和收益都以现值来表示,如果未来收益的现值大于成本现值,且此时的未来风险投资收益高于无风险投资收益,则该项目予以肯定,否则予以拒绝。

四、市场财务决策

一个企业能否生存、发展,关键是看市场对该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接受程度。市场接受程度越高,企业发展机会就越大,其盈利能力也就越强。因此,企业经营决策的核心在市场。企业必须研制、开发、销售具有企业自己独特性能的产品,无论是产品的外形、包装、质量,还是广告、专利、服务,都应当比同类产品具有相当的吸引力,而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市场。企业要根据市场需求研制开发产品,确定生产规模,制定销售策略,安排销售渠道,市场每一阶段实施的决策首先是市场财务的决策,它直接决定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五、战略管理原则

战略管理是为实现财务目标而进行的规划和控制过程。包括战略目标的制定、战略规划的确定、战略部署的实施和业绩评价四个环节。企业应从财务目标的角度出发,在对整个财务环境包括经济周期、经济政策、税收政策、同行业竞争对手等情况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宏观规划,掌握发展方向,开展具体的运营活动。

六、财务收支平衡原则

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如果资金收不抵支,就会导致资金周转的中断或停滞。如果一定时期的收支总额可以平衡,但支出在前,收入在后,也会妨碍资金的顺利周转。企业要做到收支平衡首先要做到增收节支。其次要积极运用短期投资和筹资来调剂资金的短缺。当资金发生短缺时,应积极办理借款,发行短期债券等方式融通资金;当资金宽裕时,适当进行短期投资。

第四篇:解读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

解读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原文出自:http:///

原则一:货币的时间价值

财务管理最基本的观念是货币具有时间价值,但并不是所有的货币都具有时间价值,货币只有被当作资本投人生产流通才能变得更有价值。在经济学中货币时间价值是用机会成本表示的。运用货币时间价值观念要把项目未来的成本和收益都以现值表示,如果收益现值大于成本现值则项目应予接受,反之则应拒绝。为把未来收益和成本折现,必须确定货币机会成本的大小或利率高低。具体的利率是权衡风险后决定的。因此,风险投资的收益应当高于无风险投资的收益。如购买股票的风险肯定大于将货币存入银行的风险,因而,股票投资收益率必定高于存款收益率。

原则二:风险与收益对称,额外风险需要额外收益补偿

一些人以储蓄进行投资并得到回报,另有一些人愿意放弃未来的消费机会而在现在消费。假设面对不同的投资机会,我们应把钱投到哪儿呢?

首先,投资者由于延迟消费,会要求比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更高的收益率,否则他们会提前购买目前不需要的产品或投资于那些能保值增值的资产。如储蓄将导致购买力下降,那么推迟消费是不明智的,这是因为风险与收益不对称。

其次,不同投资项目的风险与收益是各不相同的。由于高风险项目的预期收益比较高,所以有些人就会投资风险高的项目,以得到比预期收益率更高的投资回报。

[color=w*hite]http:///managers/zhanlueguanli/?ma[color=w*hite]

第三,这里所讲的收益只能是预期收益而不可能是实际收益。额外的风险应当由额外的收益来补偿,这就是公司债券利率高于gvm债券利率的原因所在。

原则三:衡量价值的是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是公司收到并可用于再投资的现金。而按照权责发生制核算的会计利润是公司赚得的收益而不是手头可用的现金。公司的现金流和会计利润的发生往往是不同时的。现金流反映了收支的真实发生时间,因而比会计利润更能衡量公司价值。

原则四:只有增量现金流才是相关的

并非所有的现金流都是增量。这里所讲的增量现金流是指新项目上马后的现金流与原项目现金流之间的差额,反映了该决策的真实影响。当然,增量观念不能局限在现金流上,而应当从增量这个角度考察决策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如收入、成本、税金等。

《财务管理新原则(精选多篇)(全文共5251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