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广工作岗位竞岗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志们:
大家好!
我叫 好范文,大专学历,现年××岁,××年参加工作,××年被聘为农业技术员。
我本是一个“只知埋头工作、一向与世无争”的基层农技员,今天我站在这里竞编竞岗,既是对我多年来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的一个检验,更是对我献身农技推广事业理想的一次考验。我生在农村、长在农业、热爱农民,从小,看着我长大的、护在我身边的,都是辛勤的农技工作者,在他们的教育和熏陶下,我对农技推广工作有关了浓厚的感情,我立志要把“推广农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服务农民增收”作为毕生孜孜以求的事业,做一名优秀的农技员。××年大学毕业后,我一直在基层一线工作从事农技推广工作,至今已有××年。
我认为自己竞聘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岗位,我还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势:
第一,我有专业优势,我毕业于农业院校,所学的是农学专业,干农技推广工作是我的正业,与“隔行如隔山”的门外汉相比,我专业对口,工作起来自然“如鱼得水”,我具有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必备的基础条件。
阅读了《推广工作岗位竞岗演讲稿》本站编辑还为您推荐更多相关文章:演讲稿范文大全
第二,我有实践经验,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年时间里,我先后实践过棉花、水稻、油菜、柑桔、蔬菜等多种作物生产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共计参与新品种试验示范30余项次、参与实施农业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20余项次,其中:多项优质新品种、增产新技术和高效新模式已大面积应用,多项项目课题通过了相关专家验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通过实践探索,使我对全市主要农作物的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都有了新的领悟和提高,让我积累了大量的农技推广和基层工作经验,并于××年被评为全局先进工作者。我已基本具备了独立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能力。
第三,我有年龄优势,常言道:“三十而立”。三十岁前后,是人的一生中精力最旺盛、创造力最强、干事效率最高的时期。我将近而立之年,身体健康,精力旺盛,头脑灵活,思想成熟,面对新时期、新形势,对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完全有能力、更有精力从容应对。
第四,我有技能优势,一方面,在多年来的工作中,我养成了勤于学习的习惯,对新事物接受快、掌握好;另一方面,为了能与现代农技推广工作接轨,我自学掌握了计算机操作技能,并能熟练运用现代办公工具进行远程技术学习和信息交流;另外,我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基层工作期间,我先后数十次参加了局、乡镇和农技站等各级组织的各项农情调研和科技攻关活动,撰写了数十篇调研报告和技术文章,其中参与撰写的多篇专业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这些能力,对我今后推广农技、宣传农情、服务农民,必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如果这次竞岗成功,我计划从以下五个方面继续努力工作,让自己在理想的道路上走得更好、走得更远。
一是坚持政治修养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不断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二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农技推广和基层工作能力;三是坚持试验引进与示范推广相结合,高标准完成岗位工作任务;四是坚持宣传培训与入户指导相结合,不断提高农技推广服务效果;五是坚持总结继承与发展创新相结合,不断提高自身技术储备和参谋服务水平,努力为我市农技推广事业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基层农技推广技术指导员工作总结
自担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项目技术指导员以来,我在各级领导的指导支持下,在同志们的配合帮助下,圆满地完成了上级布置的各项业务工作,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创新,以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农民的成效为检验标准。培养农业科技示范户,开展科技示范户人员培训等措施,全面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公共服务能力,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
二、主要目标
通过项目实施,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建立农技推广责任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围绕主导产业,加强示范种植品种和主要技术推广,指导员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95%以上,加大对农业科技示范户的培育能力和知识更新培训,示范户10户,辐射周边农户达200户。
三、完成情况
(一)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我所指导的是xx乡莫村xxxx等10户示范户,示范户围绕黄瓜、西葫种植采用集中培训、入户指导、实地解决生产技术,指导农业科技示范户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其学习接受能力,发挥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制定技术指导方案。在实施科技入户指导项目中,帮助科技示范户拟定生产计划,建立主导产业高产及增效节本模式。户均预计增收200多元,节约种植成本户均180多元。认真落实扶持和激励政策,积极投身生产第一线,认真开展科技服务。
(三)加强指导,确保入户率、到位率、培训率。在整个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科技入户指导中,即以“增产增收、提高效益”为中心;以“提高农民种植水平,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能力”为重点。在农闲季节,进行集中培训;培训科技示范户和农民120余人次,发放科技资料250份,解决农民在种棚过程中急需的生产技术及技术难点,共入户200余次。
(四)认真填写《科技示范户手册》中的技术指导方案及各月的种植环节安排,并发放给农户。向科技示范户公开自己的联系电话,方便各农户关于技术难题的咨询;进村入户,了解科技示范户的基本情况及所需的技术。
四、取得成绩和经验
通过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我所指导的示范户在新技术应用上有了很大的提高。科技入户调动了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搞好科技种棚工作的积极性。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得到发挥,新技术推广速度明显加快,广大示范户亲自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农业的关心、支持和技术指导员热情服务,积极配合指导员开展农业新技术示范,并将自己获得的新知识向周围群众传授。我乡出现了“村看村,户看户,群众都看示范户”的新景象。全面提高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公共服务能力,成效显著,农民增收、农户满意、农业增效,充分发挥了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
五、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努力方向。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在县农委和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和示范户共同努力下得来的,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仍然很多,比如思想解放不够,开拓创新不够,所学知识不够广,特别是先进的、新的知识学得少,而且理论知识还没有完全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等,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扬长避短,努力克服不足,尽量改变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科技服务质量,继续探索农技推广体制的创新和发展,大力开展农业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为我乡种棚户增收作出新贡献。
第三篇:基层农技推广总结
基层 ……此处隐藏2437个字……
由于工作经费有限,且与乡镇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严重脱节,部分农技推广机构行使公益性职能存在困难,办事效率不高。农业科研站与专用肥科研站已基本停止行使职能。由于工资待遇太低,严重影响农技人员的工作热情,部分技术人员不得不放弃本职工作,另谋职业。受各种因素制约,县级农技人员与农户接触面太窄,农民在生产中遇到问题,往
往求助无门,解决问题困难重重,大部分农户对农技推广现状不满。
第五篇:基层农技推广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
为了继续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高技术指导员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水平,更好的服务于农民。县农业局特组织农技专家、各技术指导员、农民科技示范户代表赴武威、榆中进行了考察。这次考察之行,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受益匪浅。通过听取讲解、实地考察、现场咨询,我们近距离、多角度的感受到了兄弟县在发展现代化农业这一方面所做出的重大成就和举措。他们的这些成就和举措让我们深思,他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有哪些是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我们应如何发展符合我们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农业?现将我本人的学习考察情况和体会报告如下:
一、考察情况
武威市凉州区地处河西走廊东段,石羊河流域中上游,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县级农业区。总人口10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万人。土地总面积50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6万亩,平均海拔1632米,年均降水量171毫米,年蒸发量1943毫米,耕地亩均占有水量约520立方米。2014年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5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371元。粮食总产量67.5万吨,瓜菜总产量152万吨,肉蛋奶总产量14.7万吨,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生猪调出大县、全省牛羊产业大县、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北方冬春设施蔬菜规模生产基地、全省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在凉州区农牧局领导的组织安排下,我们参观考察了凉州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清水乡河西村钢架大棚示范园区、武威百利种苗公司、下双乡千亩日光温室标准化示范园区、羊下坝镇六沟村日光温室“三沼”综合利用情况、永昌镇玉米增长攻关模式示范点。
作为全省乃至全国,在土地流转确权登记及融资贷款方面都走在前列的凉州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在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解决土地确权融资难、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优化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的探索和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清水河西全钢架大棚示范区是由凉州区百万农庄蔬菜营销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凉州区绿源生态蔬菜营销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建设的。园区按照“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的发展格局,采取统一流转土地、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种植模式、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生产经营、统一产品销售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经营。园区所用钢架大棚具有投资少、建设快、便于规模化经营、土地利用率高、地表土壤破坏轻等优点。
武威市百利种苗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工厂化育苗、新品种推广和农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育苗企业。该公司引进的自动化播种生产线具有性能可靠、操作简便、轻松调整穴盘规格和播种深度等优点,在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还极大的提高了种苗质量。同时该公司还坚持“引进一批、试验一批、示范一批、
推广一批”的原则,通过组织现场观摩让农户选择称心如意的品种,加快了新品种的推广节奏,带动了农民增收。
下双乡千亩日光温室标准化示范园区坚持“一村一品”的发展方向,走规模化、产业化之路,推行“八统一分”的生产模式,使园区走上一条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产品无害化、销售品牌化、经营产业化的转型跨越之路。
羊下坝镇六沟村将日光温室、沼气生产和蔬菜品种有机结合,用沼气为日光温室增温、补光、补气肥、提供优质有机肥,是“秸秆-养畜-沼气-有机肥-特色优势产业”等资源开发利用的有效模式,极大的助推了循环农业的发展。
永昌镇玉米增产攻关模式通过采取机械化作业、选用耐密型品种、测土配方施肥、节水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控、化控与水肥管理相结合,前控后促,防止倒伏和早衰等措施筛选适宜自己的耐密宜机收的高产玉米新品种,对提高其玉米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在榆中县我们参观考察了榆中“高原夏菜”仓储、货运中心,三角城乡高墩营村蔬菜标准园区。该园区全部采用了穴盘基质育苗技术、蔬菜全膜双垄三沟播栽培技术、蔬菜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蔬菜无害化保险贮藏技术、蔬菜尾菜处理技术。使产品在达到了国家无公害蔬菜质量标准的同时还达到了节本增效的成果。
二、学习考察的体会
(一)强化政府引导能力。土地流转不仅仅单纯的是确权颁
证,要让所颁的证能让农户能够抵押贷款,解决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资金困难,就需要政府的协调和引导,协调好颁证评估机构和银行信贷机构的关系,让信贷机构能够认可所颁的证,否则贷不了款,农户也就不会进行确权登记,颁证机构所做的一切也将毫无意义。同时政府要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引导作用,让土地流转从政府动员协调变成农户自发进行,将农户从宁荒不转的意识中解放出来,转变农户意识,为优化土地资源的合理使用打下基础。
(二)转变种植模式,实行“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格局。当前我县蔬菜种植模式比较零散,不统一、没有形成规模,品种杂、产量小。种植技术依靠农户各自水平,农药使用量大,根本达不到无害化水平。 产品销售由农户自己到市场去销售,很少有异地客商上门收购,在本地市场容易形成某一时期供过于求的现象,对农户造成经济损失。所以我们应改变当前的种植模式、提高农户种植水平,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在一个村甚至几个村实现统一规划,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销售的种植生产模式。让产品产量高、品质高,效益高,提高农户收益。
(三)转变农民专业合作社单干意识,强化合作社之间及合作社和公司的协调配合作用。我县合作社目前基本属于孤军奋斗,合作社之间的合作不紧密了,在发展某一产业的时候,都是由单个的合作社来完成,使得产业规模面积不大、带动示范农户
较少、设施水平不高等,如果由几个合作社来完成,就可以联合大家的力量,壮大资金、扩大规模、引进更先进的技术,形成一个大型的示范园区。通过联合合作社和公司的力量,就可以利用大家的优势资源,整合资金、技术、人力,发挥大家的长处,取得1+1>2的成效。
(四)结合县情,发展地方特色产业。这次武威、榆中之行,让我们看到兄弟县的很多优势,在感慨的同时,我们也要深思,如此的发展是否适合我们?我们是否也要像他们一样来发展这个产业?我县的水资源缺乏,施设农业的发展在很多地方不能进行,我们应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在能发展设施农业的地方发展现代化的设施农业,在其他地方发展具有我们优势特色的中药材、旱作农业等。在发展的同时,借鉴人家“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的特点,将我们的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这次的考察之行,让我们受益匪浅,不仅见识和学习到了很多先进的东西,还让我们对自己农业的发展有了更深远的思考和
规划。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