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区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精选多篇)

时间:2025-02-16 07:11:30
区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精选多篇)(全文共15049字)

第一篇:区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我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各项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建设滨湖新区、发展都市农业”的工作主题,积极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一季度各项农业工作均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现根据通知要求简要汇报如下:

一、发展思路

xx年是xxx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深入市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加速推进我区农业农村跨越发展的关键一年。为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农村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农村工作,特提出如下发展思路:在功能定位上,以建设休闲、观光、旅游农业为主,努力把东大圩、大小张圩、牛角大圩这三大片区建设成为中国最美的生态园区和城市后花园,达到市民“百玩不厌”的效果;在品种选择上,重点引进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优新品种,且栽培方式多样化,陆生与水生作物共存;在规划布局上,合理布局,作物涵盖苗木、花卉,农产品等各个方面,着力打造一批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展示区和湿地公园观赏区,努力展现出春花、夏果、秋实、冬景一系列特色景观。

二、达成目标

xx年,计划调减传统种植业面积1万亩,农作物秸秆量减少xx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12%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实现50亿;新增5个农民合作组织;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000亩,新建1个乡镇土地流转中心;新增特色高效农业规模化生产面积5000亩,实现设施农业规模化生产面积3500亩;新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新建3个农村社区,改造扩建新农村建设示范点5个,努力实现全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农民生活质量持续提高,农村面貌持续改变。

三、工作重点

1、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南部农村区域延伸,加快农村电网、供水管网、信息网络、商业网点建设,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加强农村公路与城市道路对接,加快推进村庄内部主次干道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交通,形成结构合理、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以大圩土地整理项目、牛角大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万亩大圩防洪达标工程、大小张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抓手,推进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供排水、防洪防涝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继续实施农村人饮安全工程,加快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彻底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2、深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着眼于推进城乡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坚持把高效农业规模化和规模农业高效化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第一工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案全的要求,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健全农业产业体系,从营销包河的战略角度出发,深度挖掘区域农业旅游文化资源,依托近城优势和田园风光农耕文化等资源,打响“春色滨湖旅游节、大圩葡萄节和龙虾美食文化节”三大节庆旅游品牌;大力推广以农业标准化为主线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积极构建农村科教一体化和贸工农一条龙的新型农业服务网络;加强以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保护制度为重点的新型农业保障体系;创新农村经济发展平台,不断拓展农业就业增收新思路。

3、加速实施村庄整治工程。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实现“五清、五改”、“六化一中心”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加速实施村庄整治工程,在xx年12月底开展了以“清洁家园、绿化乡村”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环境综合整治,并安排专项资金300万元(房屋改造和基础设施100万元,清洁家园、绿化乡村100万元,保洁器材和保洁员补助100万元),用于创建文明乡村奖补、重点区域整治和日常工作开支等方面。努力将我区建设成为中国最美的湖区,彰显出包河区“滨水生态、绿色氧吧、城市花园”的特色与亮点。

4、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加速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农机化服务体系、农技服务体系和农村能源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构建以农业技术管理机构为主导、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龙头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等广泛参与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新体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承包权,坚持村务公开,力争今年新增流转土地3000亩。

5、深入开展民生工程建设。着眼于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和缩小城乡差距,切实增加农村民生工程投入,今年我区在大圩镇重点对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开展试点,集中投入资金,配套环卫设施,配齐环卫人员,建立了专业化保洁队伍和长效管理工作机制。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农村沼气建设工程,力争全区政策性农业保险覆盖面达到100%,xx年度完成4.5万亩水稻、3万亩油菜、1100头能繁母猪保险任务,新建农村沼气乡村服务网点2个(大圩镇1个、圩西村1个),区级服务站1个(包河区沼气服务站)。

四、保障措施

1、强化领导、明确责任。要求各单位“一把手”亲自抓,班子成员各司其职,严格按照年初计划,将任务分解到人,做到人人有责任,事事抓落实,月月有进展。继续坚持区领导、区直部门新农村建设联系点制度,强化区直各部门联动帮建意识,确保全区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2、整合资金,保障投入。区里继续安排专项建设资金,同时各街镇也要立足职能,落实相关政策,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资金投入。同时积极向上申报新农村建设项目,争取获得上级财政支持。加大对涉农资金的整合力度,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化运作,争取社会工商资本和龙头带动参与新农村新社区建设,积极组织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摸索出一条“村企共建,适度开发”的新路子。

3、督查考评、加大力度。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原则,要求各责任单位要把坚持实干放在首位,力求工作做到尽心、尽力、尽责。区新农办将继续把新农村建设任务纳入各单位的年度目标考核,并每月开展一次督查检查,年终依据督查情况兑现奖惩,确保全区新农村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篇:尧都区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尧都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

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新农办指导帮助下,我们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而使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很大成就。

根据临新农发电[2014] 2号临汾市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关于对新农村建设重点工作进行第一次督查的通知》精神,现将我区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连片区建设情况

按照扩大覆盖范围、提升建设水平、打造精品样板的要求,和交通连线、产业连片、公共服务共享、文明社区共建的建设思路,我区确定了10个新农村建设连片区。在此基础上,重点打造了大(请你收藏好 范 文,请便下次访问WWW.)阳镇新农村建设精品示范连片区。该连片区位于大阳镇东部,以上阳村为中心,包括大阳村、北遆村、官雀村 ……此处隐藏10942个字……》,使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市新农村建设已经进入实施阶段。但由于多种原因,我区在推进过程中还面临一些实际困难、矛盾和问题。一是宣传教育还不够深入,部分干群对新农村建设认识上存有偏差,不同程度地存在“等、靠、要”思想。调查发现,基层干群虽然对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很清楚,但是说起如何结合实际推进工作,不少人却表示要等上面布置;多数农民也没有把自己摆进去,表示“上面要干啥就干啥”。工作缺少主动,致使推进缓慢;二是缺乏长效投入机制,建设资金普遍不足。当前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上的项目较多,而各级财力支持有限,多数村集体经济薄弱、运转困难,可支配用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太少,因此办事缺钱的难题亟待破解;三是农民增收渠道不宽。传统农业仍是部分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由于生产成本持续攀高,市场风险逐渐加大,农民依靠传统农业实现增收的愿望越来越困难。尽管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半壁江山,但由于大多数农村劳动力缺乏一技之长,无法保证劳务收入成为其稳定的增收来源。因此,农民依靠自身力量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能力不足。四是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存在包办代替倾向。调查发现,各级政府和部门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非常高,工作力度也很大,但是缺乏引导和激发农民发展生产、建设家园的有效措施,导致上热下凉,农民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例如很多新农村规划,是按上面要求做出来的,农民没有真正参与。发展产业也是领导一厢情愿,没有与群众深入交换意见等。五是政府及各部门的指导和服务还没有完全到位。各级各部门为推进新农村建设都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措施,如财政、税收、土地、建设等方面,然而,这些措施多数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成了躺在公文上的一句空话,群众没有真正得到实惠。六是点上关注较多,面上指导很少。试点村先行不等于其他村就不动,只要提到新农村建设就认为是几个试点村的事,检查、考评、资金、项目的都围着试点村转,试点村普遍感到压力大。而一些贫穷落后的村难以获得更多的关注与扶持,结果是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落后村老百姓看不到希望。偏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宗旨。

六、下一步工作思路

今后一段时期,我区的新农村建设将围绕“一调整,两改善,三提高”的工作思路,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以农民持续增收为重点,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重点抓四个方面:一抓农业“三资”项目引进,确保完成全年任务;二抓抓现代农业基地建设;三抓农业科技服务;四抓二三产业发展,推进全民创业。二是以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组织开展“五推进”活动。推进河渠疏浚工程、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工程、推进改厕改圈工程、推进田园清洁工程、推进农村绿化造林工程。三是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加快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按计划推进安全饮水工程、分步实施农村道路通达工程、加快农村学校和村级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协调推进农村文体设施建设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四是以加强农民培训为关键,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在抓好新增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同时,加强对农村中年龄偏大、文化层次偏低、家庭比较困难的劳动力尤其是女性劳动力的培训,大力推进农民充分就业创业,加快劳动力的转移。五是以整合部门力量为前提,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速度。当前,一要强化组织领导,突出工作重点;二要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加强扶持引导;三要采取切实措施,继续抓好农村结对帮扶工作,尤其是对贫困村的结对帮扶工作,帮助出点子、跑项目,尽快使贫困村走出困境;四要认真总结各地经验,推广典型、交流信息,把好经验、好典型总结出来向全区推广。

第五篇:牡丹区吕陵镇高庄行政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牡丹区吕陵镇高庄行政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一、高庄行政村概况

高庄行政村位于吕陵镇东北方向,距镇政府所在地约为一公里,高庄村现有群众152户,603人,耕地867亩,人均耕地1.43亩,群众收入主要以种植、外出务工为主,以养殖、家庭副业为辅。2014年人均纯收入4820元,该村村风文明,邻里之间关系和睦。

二、新农村建设情况

吕陵镇党委政府经过多方考察论证,确定以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科学规划、统一建设、和谐拆迁、稳步推进的原则,对高庄新村进行科学规划,新村占地51.2亩,三纵六横,每户约0.27亩,统一建设两层起脊楼房172㎡,门楼、厨房24㎡,总造价10.15万元。新村南北大街宽10m,东西街宽6m。对全村8户孤寡老人由村集体出资建设老年周转房,让他们免费居住。

全村共有128户(8户孤寡老人除外)缴纳了1万元定金。高庄新农村于3月21日进行了奠基仪式,目前,物料已备齐,新村正在积极建设中。

三、主要工作方法

1、加强领导,形成齐抓共管氛围。今年镇党委政府把新农村建设工作当成是一项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一是在年初迅速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及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由党委书记何中东任领导小组组长,抽调素质高、责任心强和业务精的干部充实到新农村建设办公 - 1 -

室。具体负责全镇新农村建设的指导、协调、督导、宣传等工作。二是抽出专职干部帮助试点村制定建设规划,寻找切入点,全程指导村里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镇村干部负责抓的齐抓共管的氛围。

2、广泛宣传,认真做好群众工作。镇村两级采取多次召开党员会、村民大会、进户宣传和外出参观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实施旧村改造的重大意义,反复讲解党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方针、有关政策。

3、市场运作,积极疏通筹资渠道。镇村两级多渠道筹措资金。一是群众出资一部分。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每户购买新房缴纳5.6万元,对困难群众,镇政府正积极和信用部门协商,为其协调贷款利率和贷款金额。二是开发商垫资一部分。剩余4.4万元先由开发商垫资,后从腾出土地补偿金中解决。三是以地生财筹资一部分,对旧村腾出的土地,由村集体公开出租,出租金用于新村办公楼、广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四是争取上级支持一部分。镇政府积极与上级有关部门协调,争取优惠政策,帮助新村建设。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目前上级1万元启动资金还没有争取到位,让建设方垫资施工有一定难度。二是农民自身收入水平较低,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高,让村民拿出5万6千元的住房资金难度大。三是在拆房的补偿中采取的是统一的补偿标准,个别新建房屋的所有者认为自己的利益多少有些受损。

五、下一步工作重点

1、实行工程监管。将聘请菏信建筑监理公司进行监理,监理进驻到居民点开展工作,镇、村监督员也同时进驻居民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既要保工程进度又要保工程质量安全,给群众吃上定心丸。

2、加快建设进度。坚持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快速度施工,一期工程争取五一前完成主体建设。

总之我们将继续争取上级领导、相关部门的支持,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强组织协调,全力打造一个环境幽雅、民风淳朴、独具特色的高庄新农村。

《区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精选多篇)(全文共15049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