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二年级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时间:2025-04-05 07:13:01
二年级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全文共7014字)

二年级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李强

2014年4月

时光飞逝,一年很快就过去了。今年我担任的是二年级的班主任,回顾一年来的工作真可谓是一言难尽,不说是道不尽的酸甜苦辣吧,起码这群幼稚可爱而有时候又令我头疼的孩子着实让我费了不少心,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我身份的多重性:不仅是老师更是保姆、爸爸、朋友、调解员(学生吵架需要老师调解)、便衣警察(个别学生偷拿别人的东西,需要老师调查),我不仅要教给他们知识,帮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更要负责他们的安全。一年来,我和学生们都努力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有辛勤的耕耘,有收获的喜悦,也有不足与遗憾。下面我就介绍一下班级的一些具体情况和我所做的主要工作。

1、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二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表现为活泼好动,自觉性很差,凡事总得有老师在旁看着。所以我把工作重点就放在我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首先是利用班会课学习学校规章制度,提醒学生怎样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我首先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做到每节课上课前把学习用品摆放在课桌的左上角,静静地等待老师上课;上课时做到先举手后发言;逐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下课好好休息、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其次是让学生养成一些做作业、读书的习惯。比如:每天晚上给学生布置了一定的作业,让学生养成先做作业再去玩的习惯。此外,我还让他们养成晨读的习惯,我要求学生到了教室

以后就拿出语文课本读书,不可以离开自己的座位,而且每天都有班长和副班长管理。

2、创造一个团结协作、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班集体是培养学生个性的沃土,有了这块沃土,学生的个性才能百花争艳。我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我结合二年级的学生实际,通过每天的晨读不断地向学生渗透在校的一日常规,让他们知道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让他们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我还经常给他们讲班级的集体荣誉,培养学生热爱班级的感情,逐步形成一个健康向上、团结协作的班集体。

3、培养有管理能力的小干部。

班干部是老师的得力助手,选拔一个有能力的班干部至关重要。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能力强的也不多,所以我着重培养了3个班干部:班长、副班长和体育委员。除了班长、副班长和体育委员,我还在每天的值日生中选了一个值日组长,值日组长负责管理当天的卫生检查,这样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班级管理,锻炼他们的能力。

4、平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为了便于老师同家长沟通,我把自己的电话及时地告诉家长,让他们有问题随时可以发信息打电话询问。当家长打来电话时,我总是耐心地和他们讲解,沟通。在平时一旦发现学生在学习上、身体上、思想上有什么特殊情况,我总是及时、主动地和家长联系,向他们了解情况,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共同教育孩子。家长们也都非常信任、理解、支持我的工作,我感到很欣慰。

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班里的孩子基本上都适应了学校生活,对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也已十分了解,大部分也能够做到,应该说学生还是比较听话的。以后我和孩子们要不断努力,把班级的方方面面建设得更好。

第二篇:二年级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低年级学生比较好动,不易管理;但学生个性还没完全形成,可塑性强。作为一个低年级的班主任,教育观念和言行对孩子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来实施对班级的教育和管理工作,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本着这个原则,这学期我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亲近学生,了解学生。

有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接近孩子了,得和孩子们进行亲密的交流,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亲近和“爱”。所以平时我常会在课余时间跟孩子们交流,谈他们家庭生活,平时的喜好。同时也了解一些孩子们中间发生的事,爱说的一些话题,及时把握好学生的思想动态。这样有助于做好班主任工作。

二、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正所谓“蛇无头不行”。一个班集体的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决定的。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的作用。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很重视小干部的培养。因此,我认真执行“班干部轮换制”,选举出有能力的班干部。

1、大力表扬干部的优点,帮助其树立威信。必要的时候甚至要夸大一些班干部的优点。对班干部工作的任何一个成功要及时的给于表扬鼓励,让其工作有干劲,也让其他学生对班干部的管理心服口服。

2、鼓励干部们大胆工作,教给小干部们工作方法。低年级的小朋友毕竟还小,工作起来不讲究方法,所以我常会跟班干部开小会,教他们怎样进行早读,如何进行班级卫生、纪律等管理。比如一开始我让小干部们早上进来就领读,但他(请继续关注WWw.)们读完书,读完黑板上的东西就不知道读什么了。我就教他们可以读扩词、课外阅读书。这样,每天早读的内容学生们会根据时间自行安排。读完一样再读另一样。学生有事做,早上的时间就不会浪费在瞎玩上了。

3、培养一个团结合作的班干部团体。在班干部中先要造成一定的舆论,以干部的舆论带动学生的舆论,让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

三、强化常规训练,带动教育教学工作。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因此,要扎实有效地进行常规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还有就是课堂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路队常规等等。这些事看起来是小,但要做起来真的挺难,而有些常规要求学生做到的话,老师先要自己做到。比如不迟到,一到冬天,低年级学生早上起不来的挺多,

所以教师在进行正面教育的同时,也要用自己的行动去说服学生。

四、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

一个老师仅仅凭自己的力量和工作热情,要取得教育的成功是很困难的。这就必须力争本班学生家长的支持。低年级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强,在家还是要靠家长督促,经常跟家长联系,就会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情况,家长对孩子会有更多的了解,同时老师容易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管理工作。以前我总是不善于跟家长交流,总觉得要有特别好的事或不好的事才跟家长讲,其实这是错误的。每个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都很高,他们非常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表现,也非常愿意把孩子在家中的表现讲给老师听。所以作为班主任多与家长交流,对自己的班主任工作是很有益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棵棵小树苗只有在我们辛勤浇灌下,不断扶持下,才能成为栋梁之才。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只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有效的方法和经验,班级管理就会不断地跃上新台阶。

第三篇:二年级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二年级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今天,能在这里跟大家一起交流班主任工作心得,我感到非常荣幸。学校一贯的习惯就是让班 ……此处隐藏1889个字……爱护班级,让学生感受集体的温暖

天气凉了,学生下课出去时,我总要嘱咐一句:“把衣服穿好。”放学时我总要告诉学生:“靠边走,路上注意安全!”

在我的带动下,学生之间也互相帮助了。谁没带红领巾,就会有孩子主动送给他。还有细心的同学备了几条红领巾,以备不时之需。

三、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1、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集体活动是富于教育力和感染力的课堂,学生从中可以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得到激励,从而使集体荣誉感不断增强。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其感受到集体荣誉感跟每个人的努力分不开,以便增强其上进心和自我克制能力。同时要鼓励学生齐心合力,为班集体争光,学生取得了成功会产生自豪感和荣誉感,当他们尽情体验胜利的欢乐时,集体荣誉感便形成了。

2、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必须增强主人翁意识。

主人翁意识是学生自律向上的动力。有了动力,他们对集体的事情热心参与,为集体的成绩进步而欢欣,为集体的困难挫折而焦虑,感觉到集体的一切与他们息息相关。这需要班主任有意识地引导、激发和培养。让他们在实践中得到锻炼,觉得自己是集体的主人,为集体服务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增强主人翁意识的教育,可以体现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是募捐活动,还是每天的卫生扫除,只要教师的理念清晰,方法得当,就会有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班主任工作需要敢于创新

为了满足自己班级管理的需要,我一方面是向老班主任请教,读书和上网学习,另一方面,我也在班内不断摸索班级管理的有效途径。我认为学习别人东西

很重要,但别人的东西不一定都适合自己,对于别人的东西一定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有选择的借鉴。除此之外还需开动脑筋,敢于创新,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一套班级管理办法。过去的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做了如下的两种探索。

1、制度化的管理学生。

上个学期的前半个学期,我班卫生排名一直不够理想,为改变落后的现状我也借鉴了许多班级的处罚措施,但一直没有大的起色。而且每天因为卫生问题批评教育学生,后来经过一段时间思考后,我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把卫生管理的

方法由处罚变为奖励,方法是让生活委员做好每天扣分记录,明确到人,每周利用班会时间对一周卫生点评一次,经过将近半年的推行和不断的完善,卫生扣分明显减少,每天不再为扣分问题忙着批评教育学生,我的工作减轻了。在实行这套方法的过程中我体会比较深的一点是,对学生的管理需要制度化,什么时候点评、什么时候评比,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来完成。

2、班级管理的人性化。

班级管理的制度化的最终目的是更科学的管理班级,减少班级管理的负担,营造团结、友爱、互助、自觉积极的良好班风。但一个班级的健康发展,还需要人性化的管理。我们的管理面对的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应给予学生以情感呵护,使学生有健全的人格。

原来,在学生的学习方面,也什么都是我自己去做,要求学生背的写的,都我亲自检查。现在我也开始试着放权给学生,既解放自己,也锻炼了孩子。

以上就是我担任班主任以来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思索,不对之处,还请大家指教。

第五篇:2014年秋季二年级(上)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2014年秋季二年级(上)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各位老师:

大家好!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班级管理要求班主任热衷于本职工作,尽职尽则,持之以恒,讲究方法,将对学生的关爱贯穿于班级管理的每一环节。下面结合自身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谈一下个人担任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

一、抓住教育时机,促进学生发展

抓住教育学生的“时机”,就是要求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和运用最适合的方法和手段,在最有效、最易发生作用的时间段对学生进行教育。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时间”这个客观条件,当教育学生的“时机”未到,要善于等待;当“时机”来临,要立即抓住;当“时机”己过,应善于迂回并创设、捕捉另外的“时机”。办了坏事没有得到旁人的谅解时,此时的心情一定非常沮丧。班主任若能以冷静、宽容和同情的态度去帮助学生解释以挽回局面的话,学生便会产生难以言表的感激之情,这时他们最容易接受老师的告诫与教诲。

二、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展现自我,树立威望

“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班主任要善于接近孩子,体贴和关心学生,和他们进行亲密的思想交流,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亲近和"爱"。这是主任顺利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研究学生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最好的途径是通过活动观察,了解班风、学风,了解全班主要的优缺点并分析其原因所在,了解家长普遍的文化层次,找到亟待纠正的弱点。班主任要想展示自我,树立威望,最佳的渠道就是课堂教学,精练的语言,博学的知识,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自然而然地与学生产生共鸣,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崇拜你,敬重你,甚至把你作为心中的偶像,师生之间的距离缩短,班主任的工作也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1、卫生习惯的养成。首先要求学生做好个人卫生,做到四勤(洗头、洗澡、换衣服、剪指甲),注意环境卫生,不把零食及食品带到教室,减少垃圾,不乱丢纸屑,不随地吐痰。讲究公共卫生,公共场所注意自己的仪表、衣着,谈吐。随手拾起地面的垃圾。

2、学习习惯的养成。要求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认真完成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

3、安全纪律习惯养成。每天利用几分钟讲安全,抓住事例讲存在的安全隐患,解决上一天出现的不安全的现象。课间安全、路队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安全问题警钟长鸣。

4、其他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学生要有礼貌,讲文明,在升旗、集会不喧哗等等。

四、家校沟通

1、与问题学生家长沟通。针对班上的问题学生及时地与家长反复沟通,使家长从学习、纪律各个方面都有所改变,乃至进步。

2、通过活动与家长搭起沟通的桥梁。在每学期的家长接待日中接受家长听课、评课,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利用家长会告知班上学生现状,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共同管理班级学生。在家访中了解学生生活现状和心理健康,对问题

学生与家长联系反复沟通,使家长主动配合管理学生,直到改变他们不好的行为习惯。

总而言之,班主任是做小事的,但这些小事又关系着每个学生家庭百分之百的希望,事关整个民族未来的素质素养,所以影响深远,责任重大。做班主任,要参与学生的一切活动,更要跳出来进行创新研究。这要求很高,但只要我们努力,一定会做到,并且会做得更好!

默认推荐更多精彩范文:

二年级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二年级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材料

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小学二年级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

《二年级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全文共7014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