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说课稿

时间:2024-12-27 10:01:00
说课稿(全文共16252字)

[引言]说课稿共含10篇,由的会员投稿推荐,小编希望以下多篇范文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第1篇:说课稿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说课稿范文,希望能帮助到你。

一、说教材

《司马光砸缸》是长春版语文第二册七单元第二课。写的是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盛满水的缸里,别的小朋友都慌了,而司马光 却没有慌,他急中生智,举起石头砸破水缸救出小朋友。通过对这个故事的学习,启发学生遇事不慌,善于动脑筋,做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考虑一年学生年龄较小,他们在认知、发音、朗读、书写和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的特点,给本文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二、说目标

教学目标

1.读准本课8个生字和9个词语的音。认识“司、假、慌、喊、举、砸、破、救”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看图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及司马光砸缸的过程,知道司马光是一个聪明、勇敢和孩子。

4.从司马光破缸救人的故事中受到启发,遇到事情要像司马光那样不慌张,支脑筋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1.读准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让学生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词句,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勇敢聪明的孩子。

教学难点

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

教材中司马光砸缸救人本身就是一个创造,为了充分发挥教材的示范作用,培养儿童愿意动脑的精神,使儿童主体得到发展,结尾处设计了较为简单明了的发散思维训练。

三、说教法。

采用看图法、质疑法、演示法,比较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儿童思维的多样性,体现以儿童为主的人文情怀。

四、说学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质疑为主线,运用演示反馈法,引导学生质疑——表演反馈解疑——想象,培养儿童善于观察、善于比较、善于表演的思维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针对我班学生的情况,进行分层教学:A类学生能够看懂图、学会质疑并思考,B类学生能够看图说话,C类学生能够说出个别简单词语如“司马光”“救人”。以 下我主要针对A类学生的教学三大版块:从课件中质疑、通过自读、讨论,突破重点解疑、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进行阐述。

1、从课件中质疑。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 儿童的思维是具体形象为主的,课件生动的展示可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有利于进入课堂情景。

1)从课件中你都观察到什么?

学生看到一口大缸被砸破,水哗哗地流出来,一个孩子正往外爬,图中间的孩子正伸手去扶那个孩子,其他人瞪大眼睛张大嘴巴,一脸惊慌的样子。

(2)你有哪些看不懂的地方?

预设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1)爬出来的孩子是怎样掉进缸里的?当时的情况怎样?

(2)是谁救的他,他是怎样救的?

学生所提问题正是目标3要完成的任务,通过看图了解当时的情况,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读书,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解决这些问题。

2、通过自读、讨论,突破重点解疑。

(1)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围绕两个问题,学生自读1、2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带着问题读课文,可以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读书习惯,提高教学效率。

借助课件弄清花园里假山下大水缸的位置,以及是怎样的一口缸。

(2)读文后讨论,孩子是“不小心”没留神掉进缸里的,启发学生想象,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怎样?通过讨论得出当时情况紧急。

(3)再读课文3—5自然段,解疑第二个问题。以自学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

经过自读,学生了解到别的小朋友都慌了不知怎么办?从“有的……有的……哭、叫、喊、跑、找”这些词,讨论他们这些人当时是怎样想的?

得出结论:让别人来帮忙,我这么小,没有办法,有的吓哭了,不知该怎么办,束手无策,而司马光是怎样做的?

为了从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次读课文,独立思考当时司马光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经过反馈得出当时司马光想如何尽快让水离开孩子。做法:拿起石头使劲砸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水流出来,小朋友得救了。从司马光的做法可以看出他是个敢想敢干、机智勇敢、遇事不慌的孩子。

3、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1)为了培养学生多向思维方法,结尾设计了一个情景,“假如你当时是那些小朋友中的一员,你会怎么做?把故事推向了高潮,有利于学生想象能力的发挥。

(2)学生经过讨论,得出以下结果:

有人认为可以既不打破缸又可以救出人是最好的办法。如团结起来把缸推倒;用桶往外舀水;这些小朋友都跳到缸里,因为缸里的水是有限的,水一流出来。小朋友就得救了,缸也保住了;用网子捞……

(3)同学们说的这些方法再与司马光的办法比较,发现只有司马光的办法能既快又保险地救出孩子。所以在遇到问题和困难要积极动脑想办法,同时肯定同学们的想法。

六、说板书。

板书条理清楚,一目了然,展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有助于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训练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

司马光砸缸

都慌了

别的小朋友————— 叫 喊 跑 找

没慌

司马光——————— 拿砸(几下子) 得救了

(遇事不慌机智勇敢)

在低年段的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思维特点,那就是具体形象性。在对于他们的教学中,要充分调动他们的感观能动性,让他们在自己熟悉的情境中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学习的方法,养成动脑动手的`习惯。

第2篇:说课稿

说课稿的写法与格式是什么?请参考以下这篇范文。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质发展的综合课程。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要让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课程的有效资源。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活动中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感悟,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

一年级是认识自己,由五年级开始,视角已经转向了祖国。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中“”这一内容设置的。本单元有四个主题,本课为第一主题的第三个教学主题。前面学习了“56 ……此处隐藏12770个字……的目的。

课堂小结

介绍完本课知识点之后,利用师生对话的方式,我列出了本课的知识图表,构建学生对本框的整体认知。

一、纳税人和负税人

两者关系(难点)

1、纳税人

2、赋税人

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重点)

1、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违反税法的行为及其处罚

3、树立权利与义务意识,积极行使对税收的监督权

教学反思

情境的创设,使课堂更富有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趣中生疑,疑中生奇,奇中生妙,在情景交融中愉快地探索、深刻地理解、牢固地掌握知识。在《依法纳税》这一框题中,我就是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多样情境,使学生在轻松生动的氛围中把握了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关系,认识到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树立起依法纳税的意识。

以上是我对《依法纳税》这一框题的设计与理解,欢迎批评指教,谢谢

第10篇:说课稿

除了这篇说课稿,在好范文可以找到更多其他相关范文,具体请点击更多说课稿范文

一、说教材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是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讲读课文。《宝葫芦的秘密》是一篇童话故事,选自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中一小部分。本文讲述了宝葫芦的主人王葆在得到宝葫芦之前,如何经常听奶奶讲许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得到宝葫芦的人都“过上了好日子”“要什么有什么”“幸福极了”,于是王葆开始联系自己,非常希望自己也有这么一个宝葫芦,为自己排忧解难,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二、说学情

四年级学生对于课外阅读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量,相信很多同学有读过《宝葫芦的秘密》。对于本文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妖、矩”等8个生字,会写“介、绍”等13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介绍、神仙、妖怪、每逢、规矩、劈面”等词语。

2.自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奇妙。

3.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奇妙。

教学难点:根据已有内容创编故事。

四、说教法、学法

1.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开放性阅读理解,而不是想着怎样将学生的认识以及对文本的理解统一到自己的教学设计之中。

2.学生充分自读课文,在理解的基础上谈感受、体会以及对文本的理解,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看,这是什么?对,一个葫芦,它可不是一个普通的葫芦,它可是有故事的宝葫芦。

2.今天,我们来学习《宝葫芦的秘密》。学生齐读课题“宝葫芦的秘密”。请同学们分小组交流一下自己课前阅读到的关于《宝葫芦的秘密》的故事,谈谈自己对宝葫芦的感知。

3. 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二)深入理解,探讨故事

细读课文第一部分(1-4自然段)

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第一部分,想想张天翼笔下的宝葫芦的主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画出有关句子,并想一想这些语句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2.学生作批注,自我品读探究。

3.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4.教师根据交流结果归纳:

教师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句:

①“我姓王,叫王葆。”

为什么不说“我叫王葆”?

(这样说,比较正式,有仪式感。)

②“可是我要声明,我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我和你们一样,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普通人。”

为什么说王葆说“我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

(因为他和宝葫芦有故事,是传说中的那种宝葫芦和王葆发生过一些故事。)

学习第二部分: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4-19自然段)

1.“至于宝葫芦的故事,那我从小就知道了。那是我奶奶讲给我听的。”

奶奶给“我”讲了哪些故事?(都是宝葫芦的故事)

2.“奶奶每次讲的都不一样。上次讲的是张三劈面撞见了一位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下次讲的是李四出去远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龙宫,得到了一个宝葫芦。王五呢,他因为是一个好孩子,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所以得到了一个宝葫芦。至于赵六得的一个宝葫芦——那是掘地掘出来的。”

张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就冒出那么一条——冲着他摇尾巴,舔他的手。

(1)奶奶讲的宝葫芦的故事怎么样?(非常奇妙)

怎么奇妙了?

指导朗读第二部分:带着幸福、快乐的的语气读出宝葫芦的神奇。

(2)奶奶给我讲的宝葫芦的故事,有很多,你能否选择其中一个,根据已有的内容创编一下,讲给同学们听?

学生分组讲故事,选代表上台讲给全班同学听。注意:可以补充课文中没有的空白,发挥想象,大胆编创。

3.王葆非常想得到一个宝葫芦,为什么?

(因为听了这么多宝葫芦的故事,每个得到宝葫芦的人都“幸福极了”“过上了好日子”“要什么有什么”)

(板书:宝葫芦使人们 幸福极了 过上了好日子 要什么有什么)

4.“我要是有了一个宝葫芦,我该怎么办?我该要些什么?”

是啊,王葆,要宝葫芦最想做什么呢?

学习第三部分:

读读课文20-21自然段,圈画出王葆要宝葫芦的目的是做哪些事?

(1)帮助王葆列式子,学数学:“我有几次对着一道算术题发愣,不知道要怎么样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宝葫芦——假如我有这么一个,那可就省心了。”

从这段可以看出,王葆是个怎样的孩子?(数学不好,不爱动脑筋的孩子)(板书:王葆:数学不好,不爱动脑筋的孩子)

(2)帮助向日葵长高:“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长得不能再棒的向日葵。”

从这儿可以看出,王葆是个怎样的孩子?(好胜心很强,凡事比别人要好)(板书:好胜心很强,凡事比别人要好)

指导朗读:读读第三部分,读出王葆对宝葫芦的渴求,对生活的向往。

(三)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文具体写了王葆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自己也想要个宝葫芦。童话的故事好奇妙呀!

2.作业

(1)抄写课文中优美的句子。

(2)把宝葫芦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六、说板书设计

25《宝葫芦的秘密(节选)》

宝葫芦使人们:幸福极了 过上了好日子 要什么有什么

王葆:数学不好,不爱动脑筋的孩子

好胜心很强,凡事比别人要好

的小编希望你能喜欢以上10篇说课稿范文,你还可以点击这里查找更多说课稿范文。

《说课稿(全文共16252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