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述职报告

扶贫干部工作履行情况述职报告

时间:2025-03-31 07:12:15
扶贫干部工作履行情况述职报告(全文共10203字)

第一篇:扶贫干部工作履行情况述职报告

根据党委要求,现将自己工作职责履行情况述职如下:

2014年是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凝聚扶贫正能量,整合各类资源,投入最给力的一年。全市共整合投入各类扶贫资金xxxx万元,实施扶贫开发项目xxx个,扶持贫困人口xxx万人,顺利通过省政府绩效考评验收检查。

一年来,我们坚持一户一法,精确制导,靶向扶持的工作方法,为xx万户低收入户提供互助资金和小额扶贫贷款资金xx亿元,扶持扶贫龙头企业13个,专业合作社21个,扶贫致富示范基地xx个,搬迁、改造危房xx户;实名制培训贫困地区劳动力xx人;坚持整合资源、以点串线、轴线开发、区域推进,综合整治了15个贫困村。组织协调省市xx个机关单位帮扶xx个贫困乡镇和xx个贫困村,直接投入帮扶资金xx多万元。坚持求索创新 蝶变突破,推进扶贫管理精细化,实行扶贫资金有偿周转使用,全市用于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的扶贫周转资金达到xx亿元,扶贫资金每周转一次既可扶贫农户xx万户(次)。开发了抚顺数字扶贫管理系统,实现了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的阳光管理、透明操作。成功将市农科院申报为辽宁省科技扶贫示范基地。成功将全省唯一教育扶贫试点争取落户到了抚顺。完成了招商引资等委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同时我们还加强了自身和扶贫系统的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扶贫资金管理,切实加强扶贫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扶贫干部反腐拒腐的自觉性、主动性,确保资金安全、项目安全、干部安全,推动了我市扶贫工作平稳发展。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自己认为在履行职责上做到了认真负责,尽心竭力,也取得一些成绩和突破。这既有我们努力的辛勤汗水,更凝结着领导和同志们悉心指导和真情帮助。在此,向一年来支持、关心扶贫工作,给予我支持、厚爱、包容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并将这份感激化作我做好今后工作的决心和信心,以感恩之心加倍努力工作,以回报之情奋发进取,不负领导的厚望和贫困户的祈盼。

第二篇:履行党建工作责任情况述职报告

履行党建工作责任情况述职报告

店下镇党委书记 徐国洪

尊敬的各位领导:

自去年换届担任店下镇党委书记以来,我积极履行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先争优为主线,以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为目标,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扎实抓好基层党建工作。下面,我简要汇报下履行党建工作责任情况,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深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切实履行好党建职责

牢固树立抓基层党建是党委书记的“天职”和“主业”理念,切实履行好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主要从三个方面履职:一是坚持率先垂范抓。一年来,我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多次主持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党建工作,及时了解新形势、新任务,建立健全了领导班子决策议事机制,做到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二是坚持调动各方抓。充分发挥镇班子的主体作用,落实上级党建联系点和创先争优活动联系点制度,进一步完善村(居)抓党建工作的考核制度,要求镇班子成员直接到一线,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深入实际抓党建。三是坚持舍得投入抓。把党建经费纳入镇财政预算,今年共安排党建工作经费50万元:其中村小组长绩效工资10万元,人均不低于500元;三个新建村级活动场所每个补助5万元,4个改造的村级活动场所每个补助2.5万元;安排党建创新工作经费10万元。

二、提升素质添活力,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党建的风向标 过硬的党委班子是党建工作的一面旗臶,我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抓好班子队伍建设:一是抓作风整顿,确保干部队伍风清气正。认真落实市委“十要十戒”活动要求,深入开展干部作风整顿,相继出台了《店下镇创先争优管理办法》、《村(居)委绩效考核办法》等制度,让干部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有效增强了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抓责任落实,深入推进党建工作责任制。与各村(居)党支部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进一步落实书记抓基层党建“第一责任人”职责;各班子成员分别负责好挂点村委的党建工作,并实行绩效考核,成绩以年终考核挂钩。三是抓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在村两委换届工作中做到“三个注重”,即:注重高标准用人、注重宽领域选配、注重人文关怀,真正把政治素质好、工作业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的优秀人才选进村“两委”班子,切实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四是抓党建培训,提升党建理论水平。先后组织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到浙江安吉、安徽黄山汤口镇、源江湾镇,考察学习党建及经济发展先进经验;4月6日将举办全镇村民小组业务培训班,有效提升党员队伍能力素质。五是抓能力提升,强化党员“双带”本领。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实用技能培训等,共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56名,选任村组干部28名,带领2200余名群众致富。六是抓作风转变,倡导“敢负责、能负重”工作作风。强化“敢负责、能负重”作风,镇重点工作实行项目化、责任人、时间表要求,每月主要工作一周一调度、半月一督查、月底一交账,督促广大干部主动担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敢

抓敢管、敢作敢为,敢于攻坚,对自身担负的工作,一时一刻都不能懈怠,扎扎实实破解每一个难题、攻克每一个难关,做到干好事、干成事。

三、大力创新破难题,把抓基层党建作为党建工作的基石 以改革创新精神,从四个方面重点探索党建工作:一是强化工作重心下移,推进村民小组长队伍建设。全面落实《关于加强村民小组长队伍建设的意见》、《樟树市“百佳村民小组长”考核评选办法》文件精神,制定了《店下镇关于加强村民小组长队伍实施办法》,健全了选拔任用、激励保障、教育管理、工作职责四项机制,实行“两推一选”产生的村民小组长占总数的100%,组织评选了镇十佳村民小组长。按照人均500元的标准,将村民小组长年报酬列入镇财政预算,同时,结合工作年限、工作业绩、计税面积,对村小组长的年度履职报酬进行计算,实行百分制“三级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与年度报酬、奖惩挂钩。二是强化组织网络,扩大非公企业党建覆盖面。认真落实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工委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组建工作的通知》精神,采取单独建、联合建、挂靠建等方式,帮助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全年共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16个,实现了非公党组织设臵全覆盖。三是强化“公推公选”,壮大农村基层组织队伍。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宁缺毋滥”的原则,注重从致富带头人、复员转业退伍军人、农村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从源头上保证党员队伍的质量,为党组织输入新鲜血液,全年共公推公选发展党员16名。四是强化场所设施完善,实现村级场所规范化。按照“五室、六有”的标准,制定详细周密的村(居)党

组织活动场所新建改造计划,共筹措新建、改造资金200余万元,将新建官塘、店下、石陂3个村级活动场所,改造乌溪、枫林、洞塘、芦岭、源江5个村级活动场所,做到有活动、有记录、有考核,全面达到规 ……此处隐藏5643个字……>(2014年10月28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党内相关制度规定,下面,我就担任乌兰县委书记期间,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情况汇报如下。

自2014年7月任乌兰县委书记以来,我认真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严格标准、严格程序,不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有效杜绝和防止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同时,以“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工作为契机,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竞争性选任干部的力度,强化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在全县上下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提高了选人用人公信度和群众满意度。

2014年7月至今,全县共提任科级领导干部60名,调整交流干部69名,免职24名。一批德才素质强,群众公认的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为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一、认真贯彻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政策法规

近年来,我们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央“一法、一纲

要、三条例、十一个法规性文件”和“四项监督制度”,通过领导干部自学、班子成员集体学习、组织讨论、发放学习资料等方式,不断强化学习力度,同时,全县各级党组织通过县电视台、乌兰党建网、黑板报等渠道,广泛深入宣传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系列法规的主要内容,不断扩大知晓面,努力达到领导干部熟悉、组工干部精通、干部群众了解的目的。在此基础上,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认真把握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群众公认的用人标准,努力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把握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纪律不放松,先后出台并严格执行了干部考察预告、干部选拔任用公示、试用期和“两谈两考”等24项制度,规范和细化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

二、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的力度,探索实行公推公选、竞争上岗、“一预告、五推荐、四沟通、四差额”等选任方式,先后有21名年轻干部通过公推公选、竞争上岗方式走上了领导岗位,匡正了选人用人风气。09年我县被列为“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县,我们着眼于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以县委书记为核心的县委班子用人权力的正确行使,大胆探索创新,不断深化实践成果,建立完善制度体系,通过规范动议权、初始提名权、

酝酿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创新和推行了“一预告、五推荐、四沟通、四差额”选任方式。“一预告”,即:在有空缺职位时,在媒体上发布空缺职位预告,公布空缺职位的任职资格条件,支持各方通过民主推荐产生人选。“五推荐”,即:组织部门和各党委、党组通过会议推荐、党组织推荐、谈话推荐、县级领导干部署名推荐和干部自荐的方式,产生初步人选。“四沟通”,即:组织部门牵头,就初步人选的情况与纪检监察、执法部门沟通;与主管党组织沟通;与人大政协党员负责同志沟通;与县委主要负责同志沟通,由县委组织部召开部务会议就初步人选德、能、勤、绩、廉及与空缺职位配备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初步意见,提请县委研究后,按空缺职位1:2的差额,确定考察对象。“四差额”,即:干部选拔任用差额提名、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县委常委会差额票决。作为县委书记,我主持制定了《乌兰县规范和监督县委书记及县委领导班子成员用人行为试行办法》,规范了县委书记及班子成员的用人权限和责任。对于空缺的领导岗位,在提名和酝酿环节,我坚持做到“三提三不提”,即:只提调整方向,不提具体职位;只提选任原则和标准,不提具体人选;只提选拔要求,不指定选拔范围。在讨论表决环节,我坚持末位发言,不先入为主,让各位常委充分发表意见,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09年以来,所有新提任的干部均是按照以上方式选拔产生,得到了各方面的一致认同。

三、推行“四项监督”,加大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

力度

首先,全委会监督。在每年一度的县委全委会上,我就年度干部选任工作向委员作专题报告,并就年度选任情况、新提拔领导干部情况、年度试用期满委任制干部情况和县直各部门、各镇党政正职履职情况接受满意度测评。其次,党代表监督。乌兰县是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县,在每年召开的党代会年会上,我就年度干部选用情况向代表述职,并接受测评。第三,群众监督。县委组织部建立群众来信来访、电话举报和乌兰党建网“三位一体”的群众监督渠道,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答复处理。第四,制度监督。县委组织部建立了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制度,确保干部选用工作有“帐”可查、有责可究。建立了干部选用工作自查制度,根据上级要求,每年对此项工作进行专项自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整改。以上四项监督制度的执行,增强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透明度,落实了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09年1月,在县委全委会上,县委委员对08年度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评议的满意率为100%,对新提拔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民主测评满意率为97.36%;基本满意率为2.64%。09年7月,县党代表对县委选人用人工作的测评结果是:满意率为94%;基本满意率为6%。今年元月的县委全委会上,对09年度干部选拔任用;新提拔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试用期满的委任制干部;对各

镇和部门党政正职年度履职工作情况满意度的测评结果分别为:100%;98.95%;96.06%和97.78%。

回顾五年来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我深深地感到只有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坚决杜绝和防止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落实群众“四权”,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才能够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保证,今年1-9月,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0.4亿元,同比增长16%;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5534万元,同比增长39.3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亿元,同比增长99.34%;农牧民现金收入5747元,同比增长18.89%。在全省2014年群众对政法队伍满意度和群众安全感调查中,我县政法队伍群众满意度和群众安全感位列全省第一和第二。如果没有一个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从而调动全县上下各族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难以想象的。

以上汇报,请予审议。

三是抓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干部工作“一法、一纲要、三条例、十一个法规性文件”,坚持干部选任“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和选用干部考察预告、民主推荐、民意测评、常委会票决、任前公示、任职试用、工作程序全程纪实等制度,积极探索差额提名、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表决制度,加大公开

选干部和干部交流力度,加强各级领导班子调整配备,领导班子结构不断优化,活力不断增强。四抓干部管理监督工作。实行干部选任“两谈两考”、组织部门与纪检监察、执法执纪部门联席会议、“一报告四评议”制度,干部选拔任用公信度逐步提高,群众满意度达到了94%。建立了组工干部“十严禁”、领导干部诫勉谈话、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干部离任经济审计、干部请销假、干部在岗情况月报告、监督专线电话受理备案等20多项制度,强化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

《扶贫干部工作履行情况述职报告(全文共10203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