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理论的结构》读后感
看了《社会理论的结构》这本书,我对社会学理论有了大体的了解,知道了社会学理论的主体内容和基本概述。同时,我也了解到作者写这本书的最初目的在于通过对理论的形式化让更多追随科学的人、学生甚至普通人,能够更容易地理解理论。
其中,“社会学中对科学理论的批评”这一章节中的内容,主要有三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任何对潜在的和本质的社会过程的研究都只是一个幻想;一种认为不管理论家多么努力,社会理论总会包含一些意识形态的成分,这些意识形态产生于那些提出理论或助其发展的人的自身利益;还有一种认为理论不可避免会支持现状,对可观察的事物进行理论概括,并且假设这就是社会世界的运作方式,而不是去探寻其他的替代理论。因而,告诉了人们社会学创立者的乐观,就会被关于社会学科学型的悲观所调和。
而在“科学理论的本质”这一章节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自然界具有某些基本和基础的属性和过程,并可以用来解释具体环境下事件的的消长。因而,我们更深层次的认识到科学理论关注的不是独特的政体,而是作为基本社会力量的权利特质。进一步说,理论关注的不是特定条件下人们的具体行为和互动,而是一般意义上人类行为的本质。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理论的目标总是在关注是否能发展那些构成具体事件的潜在力量。因而,科学理论总是为求超越具体事件和时间的局限。理论是一般的,基本的,永恒的,普遍的。
该章节最令我印象深刻就是后面几段。我认识到科学是发展、检验、拒绝、修正或保留理论的相当缓慢的过程,知道获得较好的理论。如果没有规范的陈述,没有通过经验事实的检验,理论就会变得自我证明和自我包容,并只会反映个人偏见、意识形态倾向或者宗教信念。
这本书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到何谓科学理论,对我日后的理论学习有莫大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第二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读后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读后感
很多的时候,感觉这位中国的创始人的思想是那么的丰富,那么的睿智,真的让人莫名的崇拜。是他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是他领导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潜移默化中,他的思想已被我们所接受,他的理念在延续,影响着中华儿女。就所学的知识,我谈点具体的感受。课本就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作了详细阐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八十年中,中国人民为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事实表明:“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是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历史产物,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经过探索和比较后所选择的革命真理。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长期革命与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理论。毛泽东思想就是这种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在内容上,它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揭示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并把中国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所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加以科学的总结和概括,使之上升为理论,成为中国化的马(请继续关注WWW.)克思主义。在形式上,它把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式变成中国的民族形式。就是根据中国的民族特点,运用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深入浅出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政策。
毛泽东思想以及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为三个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理论联系实际,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而形成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是对党和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斗争历史经验的总结。群众路线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决定的,是实现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体现。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方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必须坚持和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正如邓小平所说:“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基本方面,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历史是真理的最好注解。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从中国的客观实际出发,对当时中国革命的性质、形势和敌我力量的对比作了科学分析,毅然抛弃了苏联“中心城市武装起义”的道路,深入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革命道路,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并最终依靠这条新道路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人面临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艰巨任务——社会主义改造。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创造性地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尤其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和平赎买,用和平方式实现了马克思、列宁提出的解决资产阶级问题的伟大设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革命的学说,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创举。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又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以苏联为鉴戒,走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并对这一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尽管这一探索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却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上述历史经验证明:“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只有正确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在21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建党学说的思想,提出了“三个代表”党的建设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科学地概括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根本任务,集中反映了党的先进性和阶级性特征,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性运用唯物主义观的重大成果,是对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此处隐藏4038个字……征,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性运用唯物主义观的重大成果,是对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三个代表是对于历史规律性与必然性的把握,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归根到底是为了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能否坚持三个代表,是关系到党能否保持先进性和领导核心地位的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大问题。
“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宏伟纲领和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行动指南。
在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中,我深深认识到毛泽东为党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理论和实践,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其影响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他是改革开放的理论源泉;也表现在空间的拓延上,他是中国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理论原点,成为人类社会精神寻求归宿的一座丰碑。
第五篇:战役理论研讨-从看比例到看结构
当我们讲到军事哲学革命时,自然要涉及到如何用新的哲学观,来谋划信息时代的军队建设,思考信息时代的战争指导。系统对抗、体系对抗,平台中心战正在转向网络中心战。这已经成为学术界对现代战争的一种共识。
系统对抗,带来了作战思想的变化——“信息破袭战”、“结构破坏战”,提到了军事学术的前沿。
其实,早在1987年,我军在开展战役理论研讨活动中,就有人提出了“结构破坏战”设想。设想强调以打击敌系统节点,瘫痪敌系统,使之丧失作战功能。可惜,我们的理论专家只提出了一个完美的概念,却没有追踪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浪潮,继续作深入研究。今天,当我们来探讨体系对抗、系统对抗时,有必要重新沿着“结构破坏战”的思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向前迈进。
以往的战争,作战指导注重于军队数量比例的优势。《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讲的“十则围之”,是指以绝对优势兵力,追求战役、战斗的“全胜”;拿破仑乃至历史上的许多军事家,都把“集中优势兵力”,当作克敌制胜的不二法门;我军在革命战争年代,特别是解放战争时期,把“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作为重要的军事原则。这里讲的优势兵力,都是从数量比例的角度来讲的。信息化战争时代,思考求胜之法,不仅要看双方的数量比例(特别是高新技术装备的数量比例),更要看双方军事系统结构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灵活性。
所谓结构,是指一个系统内部诸要素,按照一定规则排列组合的方式。世界上有不少事物,虽然内部的要素比例相同,但因排列组合不同,质量也就根本不同。最常用的例证就是金钢石和石墨,两种物质虽然都是由相同的碳原子所构成,只因为排列组合不同,结果前者硬度为十,后者硬度为一。可以看出,两个事物内部既使有同样的要素、同样的要素比例,若排列组合各异,必会形成不同质的事物,产生不同的功能。军队也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英法所拥有的飞机坦克远比德国多,但德国率先完成了军事体制改革,实行了新的作战编组,形成了“闪击战”的巨大突击力。
看结构的方法比看比例的方法,是更高一个层次的方法。当然,看比例也很重要。通过了解系统中各要素的数量比例,就可以知道各要素在系统中的地位。反过来说,不掌握系统中各要素的数量比例,就无法对所研究系统的结构和性质进行具体描述,于是也就不便看清系统的实质。不过,数量比例还不能反映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要弄清系统中诸要素之间的辩证关系,判断各要素的数量比例是否恰当,并使之合理化、最优化,非得从整体上对系统结构进行分析不可。
在人类认识史上,从看比例到看结构,是认识方法上的一大革命。在古代,人们对客观事物只能作笼统描述。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分化,人们学会了对事物内部的要素进行具体分析。掌握对立双方的数量比例,是研究分析对立面的重要环节之一。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人们发现客观事物不止包含一个对立面,而是个多侧面、多层次、多因素、多种关系并存的复合体,于是渐渐学会了从总体上进行结构分析的方法。
在新军事变革中,军队转型,重要的是结构重组。结构力已经成为战斗力技术构成中的突出要素,看结构比看比例更重要。看比例,是从部分到整体的方法;看结构,是从整体到部分的方法。从部分到整体的方法,对于一般不太复杂的系统是适用的,我们可以循次前进,把握事物的性质。对于复杂系统,这一方法便不适用了,只有用从整体到部分的方法,即看结构的方法,才能正确地把握和处理。在古代军队中,甚至到机械化军队前期,军事技术、装备水平还相对简单,军队的编组形式大体处于版块化阶段。军事家只看数量比例,甚至只看对抗双方建制单位的数量比例(如几个师几个团,对敌几个师几个团),就能下决心、作对策、预见胜负。
后工业时代,大科学、大工程、大系统的出现,催生了系统管理方法,即看结构的方法。比如宇航工程、“神六”上天,技术因素繁多、比例复杂,用看比例的方法,便会雾失楼台,月迷津渡。只有从大系统的最佳结构出发,去安排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各种资源,才能整体协调,高屋建瓴。同样,这时的军队走向系统集成与融合,武器装备出现多样化、复杂化。数量比例已经难以反映制胜规律,军事家必须注重研究敌我双方的力量结构。
从看比例着眼,遵从的是事物“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认识路线。值得注意的是,事物由量变引起质变,一般要经过两个阶段,即渐变阶段和突变阶段。在渐变阶段中,要经过量变中的部分质变;在突变阶段,有一个时限不等的“飞跃区”;突变的实现,
必须以一定量变的积累为基础。这样,过程时间长,付出的代价必然高。而且,在没有其他偶然因素介入的情况下,结果只有一个。这一认识路线表现在军事斗争中,劣势之军要战胜优势之军,需要先创造一个个局部优势,争取一个个战役战斗的胜利,积小胜为大胜,逐步实现战略全局的优劣转换,然后再实施战略决战,彻底打败对方。从看结构着眼,遵从的是“通过改变结构促使事物质变”的认识路线。循着这条认识路线前进,不需要经过渐变阶段,既可直接完成事物的质变。相对于质变的结果来说,这个过程时间短、代价低。同时,又因系统的结构方式、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有多种多样,所以可以变化出多种多样的结果。用这一认识路线指导战争,不仅投入少、效益高,而且会使战略与策略更具有灵活性和弹性。美军从提出“五环打击理论”,到“快速决定性作战理论”问世,都是基于结构破坏的思想。
当然,就一般哲学原则讲,在一个物质系统中,由量变引起质变,是一种纵向的发展变化;由结构改变引起质变,是一种横向的发展变化。两种质变方式相辅相成,不可截然分离,不可或缺。在战争形态转变期,“昨日战争夕阳的余晖尚存,明日战争朝阳的曙光已现”,我们在战争指导上,既需要由改变结构谋质变、求胜算,又需要由增加量变谋质变、求胜算。不过,前者的价值,愈来愈重于后者——正确的认识路线是科学思谋定策的关键所在。
范文网【www.】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