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勇敢的心》有感——自由信念
观《勇敢的心》有感——自由信念
威廉·华莱士:“战斗,你可能会死;逃跑,至少能苟且偷生,年复一年,直到寿终正寝。你们!愿不愿意用这么多苟活的日子去换一个机会,仅有一个机会!那就是回到战场上,告诉敌人,他们也许能夺走我们的生命,但是,他们永远夺不走我们的自由!”
散乱的头发,强壮的身躯,迷人的蓝眼睛,威廉·华莱士忍着身体的剧痛,用尽全身否认力气,撕心裂肺地喊着“freedom”,喊着他的追求,是那么地有力,响彻云霄,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这声音不仅仅对自己而言,更是对整个民族的觉悟。当回音还在荡漾的时候,他离开了这个世界,与此同时,一位英雄诞生了。
这位英雄的一生似乎都在为自由民主而斗争。小时候的他拥有一颗积极上进的心,总想着帮助父亲哥哥,但由于年幼,他被拘束在简陋的屋子里。直到父亲哥哥的牺牲后,他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蓝色的眼睛里布满了伤心与愤怒,带着不舍与悲哀离开了自己的家。他长大之后不忘回来故土,但是那已经没有了熟悉的人,家已没有家的感觉。直到茉伦的出现,给予他希望,正当他享受着爱情带给他的快乐时,贵族再次侵略,他的妻子被杀了,华莱士再也忍受不住了,于是有了反抗。
华莱士不仅为妻子报仇,而且为了整个民族的崛起。由于爱德华的暴政,人性根本不存在于他们的身上,英格兰的人民就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得不到满足——自由,这注定英格兰的百姓要反抗了。一边是精锐部队,一边是无组织的百姓,双方的力量对比悬殊,但他们用有一颗善良正义的心和对自由的向往,还有他们的领导,华莱士会灵活地运用自己的头脑。因为他知道,打仗不仅靠力气,更重要的是脑力。智慧总比埋头苦干好得多。在封建压迫与统治下,他们为民族而战,为自由而战。屡战屡胜的起义使华莱士更有决心去争取到真正的自由,一次又一次使英军闻风丧胆,在战斗中,他的眼睛里述说着对英军的仇恨,对自由的向往。他的手里沾满了鲜血,有侵略者的,也有他自己的,他热血沸腾,汗水,泪水和鲜血在他的脸上流过,吼声壮大他们的胆量。他们的斗争只换来了短时间的自由,在英军休养生息后,有备而来,这给英格兰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毕竟英格兰的人是百姓,终敌不过贵族的军队。
那一颗勇敢的心始终没有离开过,华莱士面对这锋利的屠刀仍然面不改容,那是对自由的执着,为信念而生,为信念而死。为了实现自由的理想,为了明天的幸福生活,人们不惜站出来抛头颅洒热血,有的人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人们只是安于现状,怕危险怕惹事,所以那颗勇敢的心被埋在深处,甚至被埋没了。最后的一句“freedom”将人们那颗勇敢的心掏出来。
自由是世世代代的人们都在追求的,永恒不息的追求的一种权利,信仰是一种自由,是一种坚持,也是一种属于自己内心所追求的境地。信念是坚强的精神支柱,是一种执着向前的品格,是追求与向往的先驱,更是生命动力与奋斗的目标!
第二篇:观《勇敢的心》有感
观《勇敢的心》有感
自古以来英雄的勇敢都成为我们的崇拜的理由,也是我们面对生活必不可少的支撑点,但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却比登天还难。在梅尔·吉布森导演的《勇敢的心》这部电影中,却让我看到了一个真真正正的勇敢的民族起义英雄——华莱士。
电影中讲了“长腿”爱德华国王统治着苏格兰人民,由于他的残暴统治,导致苏格兰人民起义,也导致华莱士在小时候一夜间失去了父亲和哥哥,待他长大后再次回到家乡,他与青梅竹马茉伦发展恋情,并且为了逃避英王赐予英格兰贵族享有女子初夜权的不平等待遇,在一日晚上秘密成婚。隔日,梅伦因遭到英军士兵的调戏而反抗,打伤了几名英格兰士兵。当地长官为了引华莱士出现而杀害了她,失去爱妻的华莱士揭竿起义,其他苏格兰人也纷纷响应,华莱士最后也以妻子遇害的手法报复了英军长官。
看完电影,至今萦绕于我脑际的是华莱士那声声嘶力竭的“freedom",他那充满自信的坚定,中箭后强忍肉痛仍不停下前进的脚步的那顽强的意志……华莱士一生都在为自由而奋身搏杀,他的爱情是自由的,他的信仰是自由的,他向往追求自由。失去梅伦是他人生中最深处的伤疤,当梅伦被杀时,也是华莱士的自由爱情被扼杀的时候,他决定为自己的自由去复仇。他的勇敢征服了各地的人民,许多在国王的压迫下决定同华莱士一起揭竿起义,跟随自己的心。在战斗中,华莱士凭借他聪明的智慧,顽强的意志,对自由的渴望,一直坚持到最后,哪怕是在绞轮架上。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如果战斗,你们可能会死。如果逃跑,至少还能……多活一会儿。年复一年,直到寿终正寝,你们愿不愿意用这么多苟活的日子,去换一个机会,就一个机会。回到这里,告诉我们的敌人,他们也许能夺走我们的生命,但他们永远夺不走我们的自由。”可见自由是华莱士生命的全部,他用他的余生在为苏格兰人民和民族起义中度过。“心是无法禁锢的拿出勇气去追求自由!”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华莱士就是后者,他用鲜血唤醒了苏格兰人民反抗的不屈灵魂,点燃了向贵族抗争到底的熊熊战火,他那勇敢追求自由的心在人民群众中得到了永生。
“自由!”华莱士最后的那声缠绵而令人荡气回肠的铁血呼喊,喊出了悲壮的血泪传奇,喊出了心中的自由……
第三篇:自由万岁(“勇敢的心”观后感)
自由万岁
——观《勇敢的心》有感
“they may take our lives, but they'll never take our freedom.”他们也许能夺走我们的生命,但他们永远夺不走我们的自由。自由是华莱士一生追求的目标,尽管至死也未能看到自由的来到,但是华莱士为自由而奋斗,为自由而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却是鼓舞了人们,无论是对于当时的人,还是对于后世的人,都会为之鼓舞。 人们常言: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如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正正是这部电影的缩写概括,华莱士为了自由,抛弃了宝贵的生命,虽没有抛弃爱情,但他确确是为自由而去的,就着这份伟大无私、无畏强权、视死如归为自由奋斗的精神,便足以成为每个人心中的英雄,人虽死,志不摧,华莱士虽然被长腿爱德华处死,但他的为自由奋斗勇气和精神,却鼓舞了苏格兰贵族罗伯特·布鲁斯,再次率领华莱士的手下对抗英格兰,并在最后赢得了热盼已久的自由。而华莱士也成了众人心中永远的勇气的代表,万古不衰。
“every man dies, not every man really lives.”每个人都会死,但不是每个人都活过。在这个红灯绿酒,物质逐渐替代了精神的世界,人们逐渐忘却了曾经的那些为精神信念的单纯的感动,而对于物质的强烈追求,却不断地膨胀,是否还有人像华莱士一样为了精神信念,为了自由而奋战一生?临终前华莱士在饱受酷刑后的那句“freedom”自由万岁,对于数百年的我们仍然是振聋发聩,仍然在
这喧嚣嘈杂的世界熠熠生辉。那个不屈的灵魂,倔强的躯体— ……此处隐藏2127个字……平安和谐的生活,做一个安分守己的人。一切顺理成章而无限平静。然而越是美好越让我们向往那种自由和平下的简单生活,这就为后来的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埋下了种子。但好景不长,在压迫者的冷刀下,在英格兰征服者的铁骑蹂躏之下,苏格兰人连起码的生存权利都被剥夺,华莱士的妻子同其他苏格兰妇女一样,要遭受侵略者的“初夜权”践踏的威胁,而且最终在劫难逃,美伦被抢走,并且遭到了迫害。美伦永远地离开了华莱士,这段传奇的爱情结束了,我们的英雄也随之诞生了。华莱士号召苦难的苏格兰人揭竿而起,联合苏格兰贵族,以无比英勇的起义斗争回击入侵者,他们的起义唤醒了苏格兰人的灵魂。然而,短兵相接中,华莱士意外发现罗伯特竟然与英王勾结,不禁备受打击。英王为缓和局势,派伊莎贝拉前去和华莱士谈判,由于英王只想收买华莱士,根本不顾苏格兰人民的自由和平等,谈判失败,但这一切并不为伊莎贝拉所知。伊莎贝拉归国后发现事情真相,且知晓英王正策划阴招,忙送信给华莱士,而两人的爱情,也在战争与阴谋中悄然滋生。伊莎贝拉为华莱士的豪情所倾倒,来到驻地向他吐露真情,两人陶醉在爱情中。英王再次提出和谈,他明知是圈套,但为了和平,他依然前去。结果被设计抓住,提交给了英王。华莱士终究没能等(来源好范 文网:wWW.)到苏格兰人战胜强大的英格兰军队的那一天。他还是死了,而没能像一个普通的战士那样,最后战死在战场上,却是因为被苏格兰贵族的出卖。
当华莱士被吊上绞架,又在咽气前被放下,他仍旧拒绝认罪,拒绝亲吻主刑官胸前的皇
家徽章;华莱士在绞刑架上被拉得关节脱臼,之后又被捆到刑床上剖割,他一直沉默着拒绝认罪,甚至没有发出一声呻吟??终于,一个女人禁不住替他叫出了求告:“开恩!”这个声音带动了所有人,“开恩”的呼声在人群里扩散,越来越高,连躲在人群中的华莱士的战友都不忍心看他继续承受折磨,痛苦地低声道:“求你叫出来吧,只要一个词,开恩??”主刑官得意地不断怂恿着,当他以为华莱士终于要开口,说出那个让他和他的国王保留一点征服者虚荣的词的时候,连忙示意执刑者停止用刑。在所有人窒息般的等待中,华莱士倾尽全力高呼:“freedom(自由)。”这个词如同一道信念的闪电,划过了历史的天宇。这也许是华莱士一生最辉煌的时刻,也许更是苏格兰历史上最光辉的一页。自由,这两个字,是那么有力地被喊出,喊出的还有华莱士一生不变的执著追求。 惊天地、泣鬼神的自由之声久久回响着、激荡着,震撼着每一颗心灵。华莱士死后,他的头被悬挂在伦敦桥上示众,尸体被分为四块,分别送到苏格兰和英格兰的四个角落,以恐吓想要反抗英格兰统治的人。但是,他追求自由、反抗压迫的精神却成为苏格兰人民心中永远不熄的火种,激励着他们为自由而战,为“自由”这一信念的追求。因为他激起了苏格兰人对自由的渴望,并且,他也给苏格兰人带来了胜利的曙光。
华莱士死后,苏格兰的一位贵族接受了英国国王的册封,成为苏格兰国王,册封的那天早晨,他骑着马缓缓地向英军走去,突然他停住了,转过身走到后面苏格兰反抗军的前面,他看到的是人们憎恶的目光,他说到:“你们曾经和华莱士一起流过血,现在也和我一起流血吧!”军队中一位华莱士生前的挚友,拔出华莱士常用的长剑,用力掷向空中,长剑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插在了两军的当中,苏格兰军队高呼:“wallace,wallace,wallace,wallace?”随后,他们冲向了英军??
这一年,苏格兰反抗军在苏格兰的土地上以少胜多,击溃了英军,取得了他们向往已久的自由??在华莱士死后,苏格兰人民没有因为英雄的离去而倒下去,而是在华莱士的这种精神的指引下,不再苟延残喘地活着,而是坚持不懈的抗争。最终,他们赢得了自由,也捍卫了一个民族应有的尊严。
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究竟有什么东西值得我们用生命去交换?金钱、名利、地位,还是至死不渝的理想和爱情?电影《勇敢的心》就在主人公华莱士富有悲剧意味的一生中,向我们讲述了生命与自由的真谛。这是一曲对自由与信念的人性颂歌,威廉?华莱士用他以血写成的经历教给我们什么是绚烂的爱,什么是刻骨的恨,什么是生存的意义。在影片满怀诗意和豪情的历史想象中,我们体味到了一种强烈的心灵震撼。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当那紧握战斧的双手无力地垂下时,当那块珍藏的手帕溅满猩红的热血时,威廉?华莱士依然没有停止对“自由”的呐喊。英雄就是这样,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就会挺身而出。有的人没有想过怎样为自己活过,就是随着时间游荡自己的旅程,看大家都去看的风景,追求大家都想得到的物质,谁为自己的心,为自己的本真做过些什么吗?你真的为自己活过吗?
《勇敢的心》给了我们对于英雄,对于自由的诠释。在当今社会,英雄已经不再是唤醒一个民族的代号,成为英雄需要勇气和信念。它可以鼓舞我们做人做事,要有骨气,要有公理。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英雄,那么这个民族肯定不会强大。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英雄主义,那么这个国家肯定不会被人瞧得起,因为它要么散沙一盘,要么腐烂透了而没有人热爱。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点英雄情结,那么这个人的激情和正义感就不会那么特别强烈,他的个人的生活情趣健康高雅的色彩就会少一些,自然令人尊敬的个性魅力和闪光的色彩也就会黯淡一些。在当今的时代下我们每个国民虽然不能成为像威廉?华莱士一样的英雄,也不需要我们奔赴战场,为国流血牺牲。可是和平年代下的我们每个人还是要保有一颗赤子的中国心,保有一份正义的英雄情结。在国家遇到危难时,我们能够伸出援助之手,当身边的人陷入危难时能献出一点的绵薄之力。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发生时,英雄主义得到了更好更直接的显现。人民子弟兵、武警战士还有广大的有着爱心的普通百姓,都义不
容辞地奔赴灾区抗战。和平年代的战争没有战火和硝烟,可是却有相同的灾难和伤痛。纵观国内与国外,有的地方虽还不算完全的、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可是比起我们的前辈,我们的确要自由多了。可是我们如此轻易获得了前人牺牲生命才换来的一点自由,我们又做了什么,来对得起这份自由呢?我们都渴望有一种轻松自由的生活方式,但有时生活的波动、意外的打击和失败总是不期而至,如果心灵缺乏弹性,生命便成了“易碎品”,就会在压力面前、在挫折来临时措手不及,心力交瘁。
《勇敢的心》中威廉?华莱士捍卫民族尊严,为自由而战,引起了我们对自由的思考。想想华莱士,再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我们应该能从中得到一些启示,而不仅仅是感动。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们不需要流血牺牲,但我们要保有一颗正直的心,并追求一份属于自己内心的自由,不要让自由仅仅成为一种口号,一种标志,一种符号,而是要成为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和环境,不仅仅只关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要自由地穿透界限,超越国家、地域、文化、宗教的限制,超越我们思想、眼光、生活的限制,去探索一个更广袤,更自由的世界,并勇敢地面对人生。勇敢的心,不会违背自己的意愿。勇敢追求,不惧怕失败后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你不去试,怎知自己不行?如果这样的勇气都没有,人生岂不憾事连连?
威廉?华莱士的精神就犹如一面旗帜,引导人们走向最后的自由。一颗心如果充满着信念,那么这颗心将会勇往直前,无所畏惧。威廉?华莱士——值得用一生去崇拜的英雄!
文档为doc格式